2011-05-31

Ubuntu 如何安裝可下載、轉檔、分享和BT的免費 Miro 影音播放軟體 ?

阿舍昨天才知道這個 Mro 的免費開放原始碼軟體,然後,就給它下載來試試,發現還不錯用,這個 Miro 算是一個影音整合的軟體,除了可以播放 MP3 和影片之外,還可以開啟 Youtube 網頁來下載 Youtube 的影片,另外,還有提供轉檔和BT下載的功能,以及有一堆的影片來源,算是功能相當的多哩 ! 阿舍用來播音樂和影片效果還不錯,有需要的可以試用看看。

Miro 支援多種作業系統,有 Windows、Linux 和 Mac 等,Windows 的安裝很簡單,只要下載安裝程式來執行就可以了,在Ubuntu 的部份,因為 Miro 並沒有被放入 Ubuntu 的官方 PPA 裡,所以,安裝前要先加個 PPA 才行,請執行下面的指令來安裝 Mrio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pcf/miro-releases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miro

這樣裝好之後,Miro 就會出現在選單的「應用程式」>「影音」裡,不過,它的名字不是只有叫做「Miro」而是「Miro Internet TV」,第一次啟用要設定一些參數,有正體中文的界面,請選擇「Chinese(TW)」這個語言,然後,就可以開始用了,不過,在轉檔的時候,可能會發生問題,那是因為還有缺一些 Codecs 的程式庫沒裝,請執行下面的指令來安裝,裝好之後,應該就沒問題了哩 !

sudo apt-get install ubuntu-restricted-extras
sudo apt-get install libavcodec-extra-52
 

Libcloud 成為 Apache 的頂層專案 (Top-Level Project)

阿舍在很久以前有介紹過這個 Libcloud 的東西,不過,阿舍那個時候竟然沒有發現到這個 Libcloud 是 Apache 家的專案哩 ! 在經過一年多的發展後,Apache 基金會最近把 Libcloud 從育成專案 (  Incubator Project ) 提升成為頂層專案 (Top-Level Project),也就是說,Libcloud 成為 Apache 基金會的正式專案了哩 ! 同時,也表示 Libcloud 是採用 Apache 授權的免費開放原始碼軟體哩 !

從 2009 年 11 月到現在,Libcloud 比起之前,可以支援更多的雲端服務廠商,而且,也有 Java 版本的出現,所以,除了原來有支援的 Python 之外,Java 也可以使用 Libcloud 了,只是,目前 Java 版本能夠支援的廠商還比較少一點。

如果你想要讓你所租用的端服務能夠更自動化,或是,想要整合其他的服務或系統,就可以考慮來使用這個 Libcloud,只不過,最好是熟 Python ,不然是 Java 也可以,其他的就還沒有支援囉 !

2011-05-30

Minus - 超簡單檔案上傳和分享服務

阿舍前幾天看到一個叫做 Minus 的檔案分享服務,說實在的,現在要在網路上找到檔案分享的服務實在有太多的選擇了哩 ! 所以,一開始,阿舍只是因為 Minus 這個名字,才好奇的連過去看看,然後,就發現,只要把檔案一拉到 Minus 網頁的任何位置,就會開始上傳,傳完之後,就可以看到上傳傳檔案的內容和分享的網址,喔 ! 就這樣嗎 ??

就阿舍剛剛在上面所描述的 Minus 的功能來說,那個拖拉就能上傳,算是有點新意,但是,其它就沒什麼了,然後,阿舍這時才發現右上角有個 "Login”,所以就想,是不是註冊後有不一樣哩 ! Sure ! 當然是有不一樣的哩 ! 不過,就算不註冊,Minus 和其他的傳檔服務也有不一樣,Minus 說,只要上傳的檔案不違法和違反他們的規定,檔案就會一直、一直的存在哩 ! 大概是到 Minus 掛掉吧 ! 這算是一項利多吧!

然後,有註冊的話,每次上傳檔案的大小可以從 25MB 變成 50MB,也可以有自己的 Gallery,可以分為公開和私有,而 Gallery 裡的檔案可以直接在網頁看,也可以讓你或朋友或不認識的人,透過嵌入的方式顯示在任何的網頁上,最後,還有一個追隨的功能,所以,你看到那個傢伙在 Minus 上傳的檔案讓你很喜歡的話,你就可以追隨他,那麼,只要他一上傳,你就會知道的,這個功能算是其他這類服務還沒有的哩 ! 另外,還提供有 Windows、手機和瀏覽器等的程式,讓你可以到處用 Minus 。

Minus 目前都是免費的,至於收費的模式,Minus 還在想,阿舍是希望他們能想的出來,不然,這種服務就算是運用雲端運算,還是很傷錢,而且,並不是每家新創公司都可以和 Twitter 一樣,可以活到金主出現哩 ! 但是,希望 Minus 不是想要用容量來算錢啊 !

2011-05-29

Ubunut 如何解決 phpmyadmin 出現 file not found 的問題 ?

阿舍幾天前用這個方法安裝了 phpmyadmin,安裝好的時候,還可以登入 phpmyadmin,可是過二天之後,一打 http://localhost/phpmyadmin 的網址後,就出現了 "File not found” 的訊息哩 ! 阿舍一度還以為是阿舍記錯了,在想,是不是還沒裝過哩 ! 結果,阿舍就用下面的指令查了一下,是有的。

dpkg --get-selections | grep phpmyadmin

於是,阿舍就確認了阿舍還沒到那麼健忘的程度,可是,安裝好的時候,明明就可以開啟網頁的,為什麼 會這樣哩 ?? 於是,阿舍就去查了一下,找到這篇文章有說,是在安裝的時候沒有選擇是那一個 Web Server 造成的,這....阿舍不記得是不是忘記選了哩 ! 不管,反正就是執行下面這一行指令來重新設定 phpmyadmin 就可以了。

sudo dpkg-reconfigure -plow phpmyadmin

請注意一下,第一個視窗是問 "Reinstall database for phpmyadmin?  “,就是問說要不要裝 phpmyadmin 的資料庫,請選 "<否>",不然就會和阿舍一樣,掉入設定MySQL連線和帳號的深淵哩 !,然後,在接著出現的面上選,點選一下 "apache2”,讓它前面出現一個星號,之後,再按下面的 "確定" 按鈕,這樣應該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了。

另外,如果你也和阿舍一樣是全新安裝的,那麼也可以用下面的指令來移除後再重新安裝,也是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的哩 !

sudo apt-get remove phpmyadmin
sudo apt-get autoremove
sudo apt-get install phpmyadmin

延伸閱讀
PHPMyAdmin 的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access /phpmyadmin on this server 如何排除 ?

2011-05-27

CloudShare - 虛擬雲端實驗試室 ( Virtual Lab ) 服務

介紹 CloudShare 之前,阿舍先來放個馬後炮好了,想在若干年前,阿舍就有想到這個提供實驗和測試平台的服務,但是,要買不少機器和軟體授權,成本有點高,所以,就只是想想而已,然後,雲端運算出現了,阿舍又想,用雲端運算再加上虛擬化來提供實驗和測試平台的服務應該不難,但是,時間又過了一年多了,最近看到 CloudShare 之後,才發現人家 CloudShare 已弄出來而且想的滿完整的哩 !

是的,這個 CloudShare 就是透過雲端運算再加上虛擬化的技術,讓你只要花個小錢 ( 每月 49 塊美元 ) 就有多種作業系統和軟體可以馬上使用,包括有 Windows XP、Windows 7、Windows Server 2003、Windows Server 2008、CentOS 5、Ubuntu 10、Oracle、MySQL、MS SQL 2008、SharePoint 和 Office 2010  ….等,只要只要租了 CloudShare 的服務,你就可以透過點選的方式來架設這些軟體,當然,你也可以安裝任何你家公司開發的軟體來使用。

CloudShare 和一般租用雲端運算服務的用法是有一點點不一樣的,CloudShare 是讓你這樣用的,比如要做一些測試,但是,還不想買軟體授權和硬體,或是,需要架設一個環境來展示或做教學用,這個的期間不長,不想投入太多軟、硬體費用,這個時候,就到 CloudShare 租幾個月,就可以解決這些問題,所需的軟、硬體都由 CloudShare 幫你準備好,不用花時間自己弄,可以大幅節省時間和成本並且增加部署的彈性,因此,阿舍覺得很適合利用這樣的雲端服務來滿足暫時性的軟、硬體需求哩 !

2011-05-26

Ubuntu 11.04 如何回復成傳統捲軸 (Remove Overlay Scroll Bars ) ?

不知各位在 Ubuntu 有沒有和阿舍一樣有遇到那個軟體的 Scroll Bar (捲軸) 拉不動的情形哩 ! 阿舍在 Ubuntu 11.04 用 XMind 的時候就遇到哩 ! 那個左右的捲軸怎麼拉都拉不到哩 ! 阿舍那個時候還沒注意到是因為 Ubuntu 的關係哩 !

後來,阿舍無意間在這一篇文章中才發現,原來是那個 Overlay Scoll Bar 的問題,這位作者和阿舍一樣,有遇到類似的問題哩 ! 他建議用下面的指令來移除 Overlay Scoll Bar,阿舍就試了一下,結果,XMind 的捲軸就正常了哩 ! 有和阿舍相同症狀的,可以試試囉 !

sudo apt-get remove overlay-scrollbar liboverlay-scrollbar-0.1-0

Chrome 如何預設為無痕式視窗 (Incognito mode ) ?

阿舍之前有提過瀏覽器的 Cookie 安全問題,也有介紹過如何啟用各家瀏覽器的 Private Browsing 模式,不過,阿舍想要一開起來就是在 Private Browsing 模式,而不是啟動後才再去開啟 Private Browsing 的視窗,Goolge 的 Chrome 瀏覽器的 Private Browsing 模式叫做 Incongnito mode,中文叫做「無痕式」視窗。

阿舍在Chrome的選項畫面翻了好幾次,就是沒有找到,後來去查了一下,原來是要用參數的方式,也就是要在 Chorme 的啟動指令多加一個  "--incognito" 參數才行,所以,阿舍得去 Windows 的開始選單,找到 Chrome 之後,按滑鼠右鍵選「內容」,然後在「目標(T)」那一欄的值的最右邊加入 "--incognito" 參數,加好之後,就像下面這一行一樣,這樣,阿舍去啟動 Chrome 時,才會就開啟在無痕模式哩 !


  • Windows 

C:\Users\ayu\AppData\Local\Google\Chrome\Application\chrome.exe --incognito

  • Ubuntu

google-chrome --incognito

2011-05-24

Luna 是機器人

如果在 Google 上搜尋 “Luna" 這個字的話,你會看到一堆有關 Luna Online 的連結,為什麼阿舍要去搜尋這個 Luna 呢 ? 是因為阿舍想看看過了二週,台灣有沒有人介紹這個叫做 "Luna" 的機器人呢 ? 結果,只有找到一篇簡轉繁的文章哩 ! OMG ...

這個名叫 Luna 的機器人是由 RoboDynamics 這個公司所研發的,這個 Luna 最大的特色就是是一台 PC 機器人,所以,Luna 的臉上是個觸空螢幕,然後,有 WIFI 和 USB,作業系統是以 Linux 為基礎的發行版本,就叫做 LunaOS,整個感覺起來,阿舍覺得,Luna 應該像台可自走的 PC 哩 !

不過,Luna 的特色就是因為它是 PC ,所以是可程式的,RoboDynamics 公司計劃推出 Luna 的 App Store,因此,如果你有一台 Luna,你就可以去買一些 App 來讓 Luna 做更多的事 ,當然,如果你是程式開發商,你應該就會看到一台會走來走去 iPhone 和 Android 的應用軟體的潛在市場要形成了,不過,一台要價近 10000 萬元的 Luna,可以買 5 台左右的 iPhone,市場還是會不太一樣的,目前只會有 25 隻 Luna 可出售。

雖然大家都說 Luna 的可程式是個商機和不錯的應用,不過,阿舍倒是看上 Luna 有附 USB 插槽的這個特性,Luna 如果可以透過 USB 增加它的功能,阿舍想,一定會更有用和有趣,到時也許可以幫 Luna 加個吸塵器套件再寫個程式,那就不用買吸塵器機器人了哩 ! ...可是,好貴啊 ! 沒關多功能嗎,再加個自動澆花套件好了....呵 !

影片引用自  RoboDynamics

Ubuntu 安裝 Eclipse PDT

阿舍之前有寫過快速安裝 Eclipse PDT 的方法,可是,不幸的,目前這個方法還不適用在 Ubuntu 11.04,所以,只能乖乖的一步一步來安裝,不過,也還好,也就多一、二個動作而已哩 ! 以下是操作的說明,首先,請先用下面的指令來安裝 Eclipse。

sudo apt-get install eclipse

安裝完成之後,Ubuntu 如果是改用傳統桌面桌面的話,請點選左上角選單的「應用程式」>「軟體開發」>「Eclipse」啟動 Eclipse,如果是使用預設的 Unity 桌面的話,請點選左上角的圓形圖示,然後,在搜尋框輸入 “Eclispe”,這樣就會出現 Eclipse,請點選它來啟動,接著會出現「Select a workspace」的對話框,請把「Use this as the default and do not ask again. 」打勾,接著按「OK」進入 Eclispe。

進入 Eclipse 之後,請點選上方選單的「Help」>「Install new software」,就跳出的一個視窗上,請點選「Work with」欄位右邊的到三角形,從下拉跑出的選項中,點選「Galileo Update Site – http://download.eclipse.org/releases.galileo/」項目,接著,在「type filter text」欄位輸入“PHP”,這樣下面就會出現「PHP Development Tooks」的項目可以選,請把它們都打勾,然後,連續按二次「Next」按鈕之後,會沒辦法再按「Next」,這個時候,應該會有一個「I accept the terms of the license agreements」選項可以選,請點選後就會可以按「Finsh」按鈕,按下去就會開始安裝了。

2011-05-23

joysti.cc - 人體遙控器

阿舍今天看到下面這個  joysti.cc 的介紹影片,差點就把剛喝進嘴裡的咖啡給噴了出來,這...這,實在是太扯了一點吧 ! 好吧 !也算是一種創意哩 ! joysti.cc 是一套人體遙控器軟體,只要在遙控端按下設定好的按鈕,被控端就會經由手上的手機的耳機聽到指令,這樣,被控端就可以根據指令做動作,很 KUSO 嗎 ? 那倒不一定哩 !


joysti.cc 是一項開放原始碼的專案,有一個 joystiCC Server 和一支 iPhone 的 App,可以讓程式開發者可以開發自己的「game mechanics 」,透過手機傳到另一直手機上,然後從耳機唸出聲音來,看起來雖然簡單,但是,阿舍覺得應用起來就很難說了,如果用的好,也許以創造出新的應用,當然,真的當成遙控器來創造新的人體遙控遊戲是是一個新的發展。

阿舍有想到應用在反應訓練上是個不錯的方向,只可惜,目前只有 iPhone 的版本,阿舍並沒有 iPhone,所以,就沒得試囉 ! 就不知會不會有 Android 的版本哩 ?!

2011-05-21

Ubuntu 如何解決 No new release found 無法升級的問題 ?

阿舍今天想把一個裝在 VirtualBox 的 Ubuntu 10.04.1 虛擬機器升級到 Ubuntu 11.04 的時候,就在下最後一個 sudo do-release-upgrade 指令之後,就出現了 "No new release found" 的錯誤,阿舍一時還以為是這個 do-release-upgrade 的指令無效哩 !

於是,阿舍就去查了一下,結果,原來只是設定的問題哩 ! 只要開啟 /etc/update-manager/release-upgrades 這個設定檔,然後,然後,再把 prompt 項目從 lts 換成 normal 後存檔,這樣再執行 sudo do-release-upgrade 指令就可以開始升級了哩 !

2011-05-20

Google Advisor– Google 的比價服務 (financial comparisons)

阿舍今天才看到,Goolge 在昨天推出新服務了,就叫做 "Goolge Advisor",Google 並不是真的要建議你什麼,而提供一個比價的服務,而這個 Google Adviosr 目前只有提供房貨、信用卡、定期存款、支票和存款的利率,還沒有到什麼東西都有的地步,不過,Google 在自家的部落格就有說是 "financial comparisons",所以,主要是針對個人財務相關的利率。

阿舍猜,Google Advisor 的這個服務,主要還是透過 Google 的搜尋技術來產生的,不過,Google  Advisor 提供的這個比價服務,其實,已經有不少家在做了,像是 Lowermybills.com 和 CreditCards.com 這二家公司,不過,看來,Goolge Advisor 操作容易,提供的資訊比較多而且 Google 目前並沒有透過這項服務來向廠商抽傭金,所以,資料應該會比較公正和正確吧 ! 不過,阿舍不認為 Google 日後可能會向廠商抽傭,最有可能的營利方向,應該還是放廣告吧 ! 因為來這個 Google Advisor 網站的訪客都是這些財務務的準客人,還有什麼地方會比這裡來的更容易找到客戶呢 ?

Google Advisor 現在只有對美國地區提供服務,不知道會不會在台灣推出這項服務,畢竟台灣的金融服務和美國是不太一樣的,但是,如果有在台灣推 Google Advisor 服務的話,台灣各家銀行的各項資訊也許會變得透明,這樣對消費者會更好吧 !


2011-05-19

Javascript 可以寫出 Linux 核心 ?

這個是阿舍在二天前看到的新聞,就是 Fabrice Bellard 先生用 Chrome 和  FireFox 的 Javascript 引擎寫出相當於 Linux 2.6.20 核的的程式,也就是說,用 Chrome 和 FireFox 就可以啟動一個 Linux 作業系統的模擬器,是滿厲害的一件事,但是,阿舍那個時候沒有想太多,就想是和之前用 Javascript 寫出的 Windows 3.1 是一樣的,所以就沒有想要介紹出來了哩 !

但是,國外後續的報導讓阿舍慢慢的發現,這個 Javascript 寫的 Liunx 是不一樣的,這個 JS/Linux 不只是一個畫面模擬器,而是一個貨真價實的 PC 模擬器,可以在上面跑 Linux 的軟體,所以,才會引起不少人的注意,同時,也都認為這個 JS/Linux 應該可以有不錯的應用哩 ! 阿舍想,如果,效能和儲存的問題能夠解決,這個 JS/Linux 可就是一個真正的 "雲端作業系統" 哩 !

這個 JS/Linux 目前只能在 Chrome 11 和 FireFox 4 瀏覽器上執行,主要的原因是當初 Fabrice Bellard 先生是用 Chrome 和 FireFox 的 Javascript Engine 來寫的,而這二套的 Javascript Engine 比較快,所以可以跑的起來,不過,Fabrice Bellard  先生跑這個 JS/Linux 時候,意外發現 當當時 FireFox 的 Javascript Engine 是比 Chrome 快二倍哩 ! 真是意外啊 !

其實,這個 Fabrice Bellard 先生本來就不是什麼簡單人物,他可是 FFMPEG 軟體專案的發起人,也是知名開放原始碼虛擬機器軟體 QEMU 的商標擁有人和創始者,所以,他能夠寫出 JS/Linux 這樣的東西也是其來有自的哩 !

OpenShift – RedHat 的 PaaS 服務

阿舍是看到這個 OpenShift 可以用一行指令就裝好 Drupal 才注意到它的,這個 OpenShift 是 Red Hat 推出的 PaaS (Platform-as-a-Service) 服務,讓你可以快速的安裝、部署和使用各種開放原始碼軟體來開發軟體,看起來不錯,可是,這和阿舍在上一篇提的 phpfog 和 HeroKu ,除了差在不是專門為某一種程式語言提供服務之外,還有什麼差別嗎 ??

有, 一定是有不一樣的,第一個就是你必須安裝一個 Client 才能用指令操作 OpenShift ,用指令 ? 沒錯,第二個不一樣的,就是都是用指令來操作,這樣也沒什麼不好,常用指令操作 Linux 以及和阿舍一樣度過 Dos 年代的人都知道,打指令會比較快,而且,一直敲鍵盤,會讓旁邊的人覺得很厲害的樣子哩 ! -_- ! 第三個不一樣就是 「免費」,在 OpenShift 的網站上就有寫說是免費,所以,註冊後經過郵件認證後,就可以下載 Client 來安裝和使用了...

OpenShift 的 Client 在 Linux 版本的支援上,只有支援 Red Hat 自家的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 Fedora,而 Mac 如果想用,就要安裝 gem,Windows 則是要透過安裝 cygwin,阿舍看來,在 Mac 和 Windows 都不太方便,所以,阿舍建議用 VirtualBox 裝個 Fedora 來用會比較容易哩 !

OpenShift 除了提供來使用 PHP、Ruby、Python 和 Java 等軟體來開發的 OpenShift Express 服務之外,其實,還有 OpenShift FLEX 和 OpenShit Power 等服務,OpenShift FLEX 是提供部署、監控、預備用和自動擴充與縮減 ( Auto-Scale ) 你的 Java EE 和  PHP 的應用系統,而 OpenShift Power 則是用來讓你部署你自己所建置的 Linux 架構,也就是更複雜的應用,不過 OpenShift FLEX 和 OpenShit Power 這二1個服務,目前是還在開發中,只有 OpenShift FLEX  有開放申請試用而已。

如果說 phpfog 是針對 PHP 的開發者,HeroKu 是針對 Ruby,那麼,阿舍是覺得這個 OpenShift 是比較針對 Linux 和 Java 的開發者的,不過,比起 phpfog 和HeroKu,OpenShift 提供了更完整的功能和架構,對於有興趣建構網路服務的人,可以註冊來試試哩 !

2011-05-17

phpfog– 專門提供 PHP 軟體運行和開發環境的 PaaS

阿舍的確對於 phpfog 的價值有所質疑過,為什麼 PHP 需要有一個專門的 PaaS 服務呢 ? 去租一台 VPS 來裝 PHP,並且調整一下設定不就好了嗎 ? 為何還需要去租專門給 PHP 的 Paas 呢 ? 阿舍是滿納悶的,所以,就來好好的看了一下phpfog 的介紹,然後,這才明白為什麼要用 phpfog 提供的服務呢 ? 答案,還是在雲端哩 !

phpfog 提供的 PaaS 服務可以讓你很快的安裝 PHP 的各類軟體軟體,同時,也提供你使用各種 PHP 的 Framework 來進行開發,phpfog 幫你把安裝和設定的事都搞定了,而你要做的事,就是使用軟體或是開發軟體而已,其它的,像是 Apache 或 MySQL 等伺服器管理'、負載平衡和快取管理等,都交給phpfog 來管理哩 ! 但是,這和去租一個虛擬主機 ( Virtual Hosting ) 有什麼不一樣嗎 ??

phpfog 和傳統的虛擬主機不同之處在於,phpfog 提供依需要動態擴增資料庫容量和伺服器數量的服務,不過,其實,現在的虛擬主機也是有提供這樣的服務的,只是,phpfog 利用雲端運算的技術來增加整個服務的可擴張性,把它們整合的更好,但是,如果你有能力的話,自己租個便宜的 VPS 來弄,也應該是做的到的,所以,阿舍覺的 PHP Fog 的利基應該是純使者和不熟系統的軟體開發者,或是,不想浪費生命在系統管理和效能調校的軟體開發商吧 !

phpfog 目前有提供 Free 的方案,不過,不只是提供的服務少,連 PHP 能使用的功能都有受限,這樣看來,是只適合的給有興趣的買家試試的吧 ! 不太適合拿來開發和提供服務的,阿舍看了一下phpfog 的收費方案,就價格和所獲的配備來看,價格大概都是比VPS 貴一點的,這應該是合理的吧 ! 畢竟它做的事比 VPS 還多一點哩 !

除了 phpfog 以提供 PHP 為基礎的軟體和開發服務之外,還有一家叫做 HeroKu 的公司,是專門提供 Ruby 的 Paas 的,如果你是 Ruby 的開發者,那就可以去參考看看囉 !

2011-05-16

Amazon,Google & Microsoft 的雲端服務中斷 (Cloud Service outages) 有志一同 ?

對於 Amazon 的雲端運算服務中斷的事,阿舍之前就有提過了,但是,那個時候沒什麼太多的感受,可是,就在上週,阿舍就親身經歷了雲端服務中斷的痛苦,因為阿舍的這個部落格是用 Google 的 Blogger.com 服務,可是,上週四 ( 5/12 ) 起,Blogger.com 開始出現不穩的情形,到了星期五就更慘了,整個 Blogger.com 只能讀不能寫了,一直到星期六才修復,那個時候,阿舍手上有寫好的文章就不能貼,然後,什麼事也不能做了哩 ! 阿舍是小部落格就還好,而且,沒遇到文章遺失,但是,可有不少部落客和公司是靠 Blogger.com 提供的服務在吃穿的哩 ! 影響就不算小了....

好死不死,也是和 Google 的 Blogger.com 發生時間差不多,Microsoft 的郵件服務也掛,讓 1500 萬封的郵件卡在 Microsoft 的伺服器上,而這些信總共遲了二個小時才寄到,對某些公司來說,可能會造成嚴重的服務水準下降的問題哩 ! 不過,就這三家的廠商對企業所造成的影響來看,Microsoft 算是最小的,Google 次之,而 Amazon 則是最嚴重的, 因為造成許多的雲端服務公司完全的中斷服務。

阿舍知道,光是 Amazon 中斷服務的事就讓許多專家和企業對是不是該採用雲端運算服務而有各式各樣的說法和意見,不過,阿舍要提的並不是這個,因為,阿舍深信雲端運算服務是趨勢,只是還需要一些 Lession Learned 來做修正,最近發生的這些事,就可以算是一個,阿舍覺得,這些雲端運算服務的供應商和使用者都沒有善用雲端運算的能力,雲端運算服務旳供應商都有可不斷擴充的運算力,但是,一旦發生問題時,這些供應商卻只能努力去修復這些受損的機器,然後,倒回資料,而使用者則是只能等待,可是,為何不能將這些被中斷的服務移轉到其它的資料中心來運作呢 ? 當然,阿舍知道這涉及到許多的技術問題和成本,不過,如果雲端運算不能這樣用,那麼就真的只是把機房從公司搬到外面放而已哩 !

以這次的服務中斷,阿舍覺得 Google 算是處理的比較好的,至少,還是可以連到網站和看到資料,而  amazon 硬是讓幾家知名雲端服務或網站( Reddit、Foursquare 等 ) 給掛了快一天,這樣的情況真的是增加了雲端運算服務的風險,身為全球最大的雲端基礎服務供應商的 Amazon ,也許該思考如何更有效的運用雲端運算的能力來提高自己的 SLA 哩 !

LotusScript 如何解決 AppendItemValue 無效的問題 ?

其實,在 Lotus Designer 的 Help 裡就有寫到說,比較建議用 ReplaceItemValue 來改變欄位的值,不建議使用 AppendItemValue 來新增值,如果你有用 AppendItemValue 來為一個多重值欄位 ( Multi-Text Field ) 來新增一個值的時候,就會發現,AppendItemValue 有時候會完全沒有動的樣子,也就是無法新增一個值到多重值的欄位。

阿舍有看過有人用另外建立一個陣列或 List 來塞欄位值,然後,再透過增加陣列或 List 的大小來放入新的值,之後,再用 ReplaceItemValue 來把這個陣列或字串放回欄位去,整個過程有一點點的小複雜哩 ! 其實,可以不用這麼複雜的,只要透過 NotesItem 這個物件的 AppendTextToList 就可以解決了哩 !

假設我們要在 Phone 這個多重值欄位再加入一組 0988888888 的電話號碼,那麼程式只要這樣寫就可以把電新增到 Phone 欄位去了。

Dim itmPhone as NotesItem

Set itmPhone = doc.GetFirstItem("Phone")
Call litmPhone.AppendToTextList(“0988888888")

Call doc.Save(false,true)

2011-05-14

Android@Home 和 Internet of things (物聯網) 有什麼不同 ?

阿舍一直沒有去看 Google I/O 2011 的影片,不過,因為這個 Android@Home 的關係,阿舍才去看看,這個 Android@Home 是 Google 在前一、二天的 Google I/O 2011 大會上推出的家用無線控制解決方案,也就是利用 Android 手機來無線控制家裡的裝置的一種技術,這樣,只要有一支 Android 手機就可以自動尋找和建立連線並進而控制電燈、音響和電視等一些家裡的設備與裝置,在現場,Goolge 的說明人員還實際的展示這項技術,所以,Android@Home 這項技術不是在研發階段,而是可行的一項技術了。

但是,Google 是如何做到讓 Android 手機可以控制家裡的設備呢 ? 那當然是這些被控制的裝置要有支援 Android 手機發出的控制指令才行,所以,要等許多的家電設備支援 Google 的 Android@Home 後,才有機會普及,但是,如果你是家電廠商,只要加入一顆小晶片就可以讓你的家電變的聰明並且可以和使用者互動,那麼,你就應該就會考慮吧 ! 同樣的,如果多花一點錢或著不用多花錢就可以讓你的 Android 手機多一項功能,何樂而不為呢 ?

這樣的架構似乎是和已經被討論好一陣子,而且,也不有少廠商投入的物聯網 (Internet of things )有點像,雖然說物聯網還比 Android@Home 更上一層樓的要讓設備之間可以自動的互向溝通 ( Peer-to-Peer) ,但是,就阿舍的認知,Android 其實也是個 Embedded 的作業系統,要加到一些設備上並不難,所以,要改成由 Android 作業系統組成的物聯網也是可行的,而且,如果由設備與設備互通改成經由 Android 手機來溝通 ( Client-Server ),那也算是另一種物聯網的架構吧 !?

物聯網至今未有殺手級的產品和應用,阿舍覺得應該是卡在標準這一塊,因為像這種需要互傳訊息的架構都要有一個標準來建立協定,這樣裝置之間才能互通訊息,目前中國和歐洲都有在制定物聯網的標準,要建立一致性的標準和實際可用的應用可能還得要一段時間,但是,Google 的 Android@Home 因為 Android 手機用戶量龐大,再加上從家庭推起,如果 Google 成功的讓大量的廠商加入生產支援 Android@Home 的家電,那麼要把 Android@Home 轉換到物聯網的領域就不難哩 !

DaaS ( Database-as-a-Serivce ) 服務廠商有那些 ?

關於提供 DaaS ( Database-as-a-Service ) 的廠商,阿舍之前已經有介紹過由 Salesfoce 所推出的 database.com,後來,阿舍又發現了不少家,所以,就把它們整理了一下,結果,阿舍發現,這些廠商都是提供 RDB ( Relational Datbase ),還沒有看到有提供 NoSQL 的,不知是不是 NoSQL 的資料庫只要直接放到像 Amazon 這種 PaaS 的機器上就可以了哩  ?

其實,阿舍對這個 DaaS 要用在什麼地方有點疑惑,企業的資料庫不放自己家裡,用別人家的又不一定會比較快和安全,不過,後來阿舍想通了,原來,這種 DaaS 的服務很適合用在那種大量使用資料庫的跨國公司或是大型 Web Apps 的資料儲存,這種資料庫使用量的變動較大,同時,也很要求效能,如果透過雲端的資料庫來服務,那麼就可以比較容易來滿足這樣的需求,而且成本也會變的較低哩 !

以下這些就是阿舍找到的廠商,大部分都有提供免費使用,如果公司有需要,就可以都去給它們試試哩 !

xeround
FathomDB
Scalebase
Akiban Technologies
Microsoft SQLAzure
Database.com

2011-05-11

Game Mechanics 是什麼 ?

阿舍是知道設計電玩是要有一些方法和工程,但是,不知道電玩也有一門叫做「Game Mechanics」的學問哩 ! 這個 Game Mechanics 指的是一些使遊戲受歡迎且好玩的規則,這些規則是遊戲設計人員在設計遊戲時,應該評估和考量的重點哩 !

Game Mechanics 發展至今,目前已有 24 條左右的規則,名稱如下,每一條規則都會描述在設計遊戲時,應該要怎麼些才能勾引玩家深陷其中,到了後來,有人發現這些規則其實和老闆要如何讓員工為他拼命是有異曲同工之處,所以,現在也有人在研究如何把這些規則運用在管理上哩 ! OMG ...

Achievements
Appointments
Behavioral Momentum
Blissful Productivity
Bonuses
Cascading Information Theory
Combos
Community Collaboration
Countdown
Discovery
Epic Meaning
Free Lunch
Infinite Gameplay
Levels
Loss Aversion
Lottery
Ownership
Points
Progression
Quests
Reward Schedules
Status
Urgent Optimism
Virality

註: 阿舍本來想翻一翻的,可是,不好翻,所以,有興趣的人請參考這裡的英文詳解....

2011-05-10

Xfce 和 LXDE 那一個比較省資源 ?

阿舍前幾天把一台 NB 上的 Ubuntu 10.10 裝上 LXDE 來玩,感覺這個 LXDE 真是輕盈哩 ! 不過,LXDE 竟然沒有預載的網路連線程式,還得用指令來連線,真是令阿舍有給它大吃一驚啊 ! 但是,LXDE 的界面設計的也還不錯用,有那麼一點點的 Windows 的 fu 哩 !

lxde_menu

用 LXDE 這個號稱低耗能的桌面程式就讓阿舍想起 xfce 這套桌面程式,阿舍之前也有介紹過,於是就來比比兩個誰比較省資源,阿舍用一台已經裝有 Ubuntu 10.04.2 server、Apache2、MySQL 和 xfce 的 VM 來比較,因為已經有 xfce 了,所以,只要安裝 LXDE 就可以了,就用下面的指令來安裝。

sudo apt-get install lxde

裝好之後,就用登出登入的方式來切換桌面程式,結果,果然和傳說的一樣,LXDE 比 xfce 來的吃的少記憶體,LXDE 剛登入時,大概吃到 370M 左右,而 xfce 則是吃了 400M 左右,放一陣之後,LXDE 增加到 400M 左右,xfce 則是到達 417M 左右,LXDE 明顯的小勝一點點。
然後,在 CPU 部分,阿舍用 top 指令來看,xfce 的 CPU 使用率停留在 0.7% 以上的時間遠比 LXDE 來的多,阿舍看了一下 xfce 吃 CPU 程式,大概是多了 xfdesktop 這支程式的原故吧 ! 就 CPU 的使用率來看,也是 LXDE 勝出哩 ! 所以,總結來說,LDXE 在資源的使用上似乎還是略勝 xfce 一籌哩 !

以上是阿舍的不精確比較,提供有興趣的人看看囉 !

xfce
Xfce

lxde
LXDE

2011-05-09

PinGuy – 給任何人而非專家使用的 Ubuntu

阿舍一開始是看到 PinGuy 的那張桌面景圖才被吸引的,然後,又看到 PinGuy 號稱是給任何人而非專家使用的 Linux 發行版本,所以,就更好奇了,所以,就去裝來玩玩看,不過,在安裝的時候,你就會確切的知道 PinGuy 是源自 Ubuntu 的哩 !



HomePipe - 免上傳、免同步即時存取所有裝置的檔案

( HomPipe 已更名為 Tappin,服務內容也有所變更了哩 ! )

相信已經有不少人和阿舍一樣有在用這個 DropBox 的服務,這個 DropBox可以把電腦和手機的檔案都上傳上去,然後,可以在任何地方下載來用,不過,如果阿舍想要聽電腦裡的歌的話,就得要先將這些檔案上傳到 DropBox ,然後才能下載到手機或其它電腦上來聽歌,要先上傳就不太方便了哩 !  如果檔案不小,就更麻煩了, 而這個時候,就需要用到 HomePipe 提供的服務了。

HomePipe 不像 DropBox 是需要上傳的,HomePipe 只要在家裡的電腦和個人的手機或別人的電腦上都有裝 HomePipe 的程式,那麼,只要在二個裝置上都有登入 HomePipe,這樣,手機就可以直接存取家裡電腦上的檔案,並且,只要是手機上有可用的程式,那就可以直接打開來看,所以,聽歌和看影片也是 OK 哩 !

就阿舍在技術的認知,其實,裝在家裡電腦的那個HomePipe 程式就是一個檔案伺服器,不過,應該是有加入 Streaming 的功能,而手機上的 HomePipe 程式就是用戶端,用來和家裡的電腦建立連線,就理論上來說,阿舍覺技術不難,可是,要實作的話,就有點難度了,而且效能要好,就要花點心思了,這個 HomePipe 的速度,阿舍用起來覺得還不錯...

HomePipe 在電腦的部份,有支援 Windows、Linux 和 iOS三種作業系統,而在手機的部份,則是有支援 iOS 和 Android 及 Windows Phone 7,算是支援的滿齊全的,而在服務的部分,有提供免費和付費的兩種,不過,阿舍覺得兩者差不太多,但是,如果付費的話,HomePipe一整年也才收 23.99 美元,如果真的有在用的話,應該不算貴哩 !

2011-05-06

Raspberry Pi - $25 美元 USB 準系統 (BareBone)

不到 700 元台幣就可買到一台準系統( BareBone ) ,這是非常便宜的吧 ! 再加上這個準系統只有一支 USB 隨身碟大小,那就更加的吸引人注意了哩 ! 這是一台由英國 的 The Raspberry Pi 基金會所開發出來的準系統,只要用一端的 USB 鍵盤和滑鼠,另一端再接上 HDMI 螢幕,那就可以組成一台電腦了哩 ! 阿舍也好想想玩啊 !

這台超小,超便宜的準系統 ( BareBone ) 配有一顆 ARM 的 700 MHZ 的 CPU 及 128M 的 SDRM,然後,還可以插入 SD/MMC 和 SOIO 等卡片來擴充儲存空間,而且,作業系統還是 Ubunut 的哩 ! 掛有 KOffice 和 Python 等軟體,除此之外,更含阿舍激賞的是,它還支援 OpenGL ES 和 H.264 的影播放哩 ! 真是不簡單,如果阿舍有的話,阿舍就可以拿來當隨身播放器了。


The Raspberry Pi 基金會的說明,發展這台小型準系統的目的是為了教學用,並且歡迎各位提供免費開放軟體來加強這台超低成本的準系統功能。

新版的主機板比較大一點 (圖片取自  The Raspberry Pi 基金會 )

2011/11/20 更新:後來,有一家 FXI Tech 公司也推出 USB 電腦,名字就叫做Cotton Candy USB
2012/01/15 更新: The Raspberry Pi 基金會 在 2012/1 初正式量產這台準系統。

2012/07/20 更新:台灣在這個網站已經可以買的到了哩 !

Ubuntu 使用 Ubuntu 傳統桌面 (Classic Desktop)

好吧 ! 是不是有覺得用不習慣 Unity 呢 ? 跟阿舍一樣,想切回 Ubuntu 傳統嗎 ? 首先,要先登出 Ubuntu,然後,在出現登入畫面的時候,最下面那一行的中間是沒有東西的,請一定要先輸入使用者名稱,接著,就會要你輸入密碼,這個時候,最下面那一行就會出現選單,請在最左邊的選單裡挑「Ubunut 傳統桌面」,再輸入密碼,這樣就能回到熟悉的 Ubuntu 傳統桌面了哩 ! 之後,用這個使用者登入時,也就都會是用Ubuntu 傳統桌面的 ...


Ubuntu 如何安裝 Emesene 2 ?

雖然 Pidgin 的功能不錯,阿舍用不太習慣,可能是用 MSN 有一陣子的關係,所以,已經習慣像 MSN 這樣的界面和操作方式,之前阿舍就有看過這個 Emesene 軟體,但是,那時候沒有太多的注意,但是,最近聽到 Emesene 2.11.4 版釋出,就去來看看,才發現還滿好用的哩 !

Ubuntu 11.04 已經有把 Emesene 2.0 放到 Ubuntu 的 PPA,所以,用下面的指令就可安以安裝好了,Ubuntu 10.04 和 Ubuntu 10.10 也可以用下面的指令來安裝,只是,Ubuntu 10.x 所安裝的是 Emesene 1.65  的版本哩 !

sudo apt-get install emesene

2011-05-05

TransferWise.com - 點對點 ( Peer-to-Peer ) 買賣匯服務

這個年頭想要買外國的鈔票就只能去銀行換,不然,就要去黑市了哩 ! 阿舍手上有幾張好久好久以前的 10 元美金,但是,都懶的拿去換,如果,台灣也有像 TransferWise 這樣的服務就好了,不過,這個可能會涉及到法規的問題吧 ! 但是,TransferWise 早就有想到這個問題,所以,TransferWise 其實是一家英國合法登記的換匯服務公司

TransferWise 專門提供個人對個人的歐元與英鎊交換服務,做法就是,你把要換出去的錢先存到銀行,然後,再到 TransferWise 上登記說要換這些錢,接著,TransferWise 就會幫你找到出價想要買的人,交易成功後,TransferWise 就會寄電子郵件來通知你並把轉好的錢匯到你的帳戶去,整個流程看起來還滿輕鬆的哩 !

那麼 TransferWise 怎麼賺錢呢 ? 當然是收交易手續費囉 ! 只是,TransferWise 每筆交易只收 1 元英鎊,比起英國一般銀行的 15 塊英鎊來的便宜非常的多哩 ! 所以,是很有競爭力的,只可惜目前只有歐元對英鎊的幣別,阿舍覺得這個服務應該還滿有市場的,只不過,在台灣還是比較適合由銀行來做,可能才會有少一點的問題哩 !

Mid Market Rates 或 Mid Market Price 是什麼 ?

阿舍查了一下,有人把這個 Mid Market Rates 或 Mid Market Price 翻成「中期市場利率」或是「中期市場價格」,雖然是中文,但是,阿舍是有看沒有懂哩 ! 其實,這個 Mid Market Rates 或 Mid Market Price 是用在表示某樣東西的成交價格或轉換匯率是市場撮合出來的,無法保證成交的價格或利率。

Mid Market Rates 或 Mid Market Price 最常出現在代標售、代標購或代撮合成交的服務上,所以,如果在任何的服務項目的條文出現 Mid Market Rates 或 Mid Market Price 的文字的話,通常就是說不保證會成交在特定價格的意思哩 !

2011-05-04

Ubuntu 11.04 如何安裝 GNOME 3 ?

就在 Ubuntu 11.04 正式版推出前,GNOME 也推出 3.0 版,所以,曾經一度有傳說說 Ubuntu  11.04 可能會捨 Unity 換成 GNOME 3,但是,阿舍想也知道不可能,為什麼呢 ? 阿舍是覺得 Ubuntu 難得有機會可以換成自家的產品,怎麼可能輕易放棄呢 ? 再說,那個時候的 Ubuntu 11.04 已經很接近完成的階段,要換成 GNOME 也是個大工程哩 !

好吧 ! 如果你也和阿舍一樣,還在適應這個 Unity 的操作,那麼,也許也可以考慮試用一下這個 GNOME 3,在 Ubuntu 11.04 上安裝 GNOME 3 不難,就把下面這幾個指令給跑一跑就可以裝的起來了,只是,會花一點時間哩 ! 因為要下載個幾百 M 吧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gnome3-team/gnome3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dist-upgrade
sudo apt-get install gnome-shell

上面的指令都執行完畢之後,請重新啟動電腦,再來就會出現 GNOME 的登入畫面了,請先在登入畫面左下角的下拉選單中選擇「Ubuntu GNOME Shell Desktop」項目,再打帳號和密碼,這樣就會出現 GNOME 3 的桌面了。

2011/10/28  更新 : Ubuntu 11.10 之後的版本就不用這麼麻煩了,因為 Ubuntu 的 PPA 已經有把 GNOME 3 放上去了,所以,只要執行上面安裝指令的最後一行就可以了,要看畫面,請到這裡

Ubuntu 用指令移除 PPA 儲存庫

雖然阿舍不是很喜歡透過新增 PPA 儲存庫的方式安裝軟體,不過,有些時候還是得加,像是安裝 GNOME 3 就是一定得經由新增 PPA 儲存庫才行,可是,有些 PPA 儲存庫真的只有安裝某一個軟體才會用到,而且,後來也沒有再用這軟體,所以,當用不到這些額外新增的 PPA 儲存庫和軟體時,要怎麼移除呢 ?

首先,要先用下面的指令安裝一支叫 ppa-purge 的程式。

sudo apt-get install ppa-purge

安裝好之後,就用原來用 add-apt-repository 指令新增時的 PPA 名稱來移除,例如,阿舍用下這個指令來新增了一個 PPA 儲存庫。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yogarine/eclipse/ubuntu

那麼要移除時,就把上面新增指令的 add-apt-repository 換成 ppa-purge 就可以了,所以指令就變成下面這樣了,但是,請注意,ppa-purge 會連安裝的程式一起移除的哩 !

sudo ppa-purge ppa:yogarine/eclipse/ubuntu

2011-05-03

realtidbits - 即時論壇 ( Real Time Forum ) 服務

阿舍一開始聽到這個 “即時論壇" 時,就很好奇,到底這個即時有什麼不一樣,所以,就去這個提供即時論壇服務的 realtidbits 的網站來看看,結果,原來是透過 AJAX 來達到不需要換頁就可以即時更新論壇的訊息,好吧 ! 這樣有算是 "即時" 論壇吧 ! 但是,阿舍實在是有點好奇,有人會去租這種服務嗎 ??

阿舍仔細看了下 realtibits 的說明發現,這個 realtibits 有幾個特點還算是有吸引力的,一個是支援 "海量" ( High volume ) 的高流量需求,再來可貼標,也就是可以讓人家看不出是 realtibits 提供服務,還有,支援各式各樣的 SSO ( Single Sign On ),以及完全的客制哩 !

另外,可以和 WordPress, Drupal and Tumblr 等軟體整合,並且提供分析功能,但是,這裡面最令阿舍感到有興趣的是,一個叫做「Game mechanics」的機制,這個機制可以追蹤使用者的行為及獎勵使用者的活以促進論壇的成長。

realtidbits 是以每月的 PV 數 ( Page views ) 來計價,分為每月 20 萬、50 萬和 100 萬等三種方案,而價格分別為美元 19.95、34.95 和 119.95,入門價格和一個高階 Shared Hosting 或 VPS 一樣,阿舍是覺得不太算便宜,不過,相對自己從頭架設起來看,租用 realtidbits 是會省很多事,你只要專注在論壇的經營就可以了哩 ! ....

2011-05-02

POSE - 雲端收銀機糸統

阿舍之前是有看過用 Drupal + Ubercart 所寫出來的線上收銀機,名字叫做「UberPOS」,但是,沒想到這個點子也可以變成一項服務哩 ! POSE 就是一家專門提供線上收銀機服的公司,POSE 和 UberPOS 一樣,都是可以使用 Bar Code Reader ( 讀條碼機 ) 的,所以,用起來就像是總公司寫了一個 Web 版的收銀機軟體讓分店來用一樣哩 !

阿舍覺得 POSE 想的還滿周到的,除了這個收銀的軟體之外,POSE 還提供庫存和客戶管理以及各種銷隻分析的功能,所以,阿舍想,POSE 的收銀機軟體服務只是切入各個店面軟體市場的工具,一旦用了 POSE 的服務,日後也許就會再用 POSE 其它的服務了哩 !

POSE 號稱 60 秒可註完成,然後,可以完全客製、資料保證加密、作業自動化、有電腦和網路連線就可以用,不過,POSE 目前還在封測中 ( Private Beta ),因此,還沒有公佈收費方式,雖然,阿舍也很想試用看看,不過,POSE 都說要評估才會開放試用的,所以,阿舍就沒去申請了,也就無法更進一步瞭解 POSE 的操作和功能了哩 !

這個是 UberPoS 的操作畫面提供參考

2011-05-01

Ubuntu 安裝 Gimp + Gimp Paint Studio

Gimp 是一套類似 Potoshop 的跨平台影相處理軟體,而這個 Gimp Paint Studio 是則讓 Gimp 可以變成像 Painter 這樣的繪圖軟體,雖然,阿舍對這個 Gimp 是用不太上手,不過,阿舍看到這個 Gimp Paint Studio 的畫面,倒是滿吸引阿舍的哩 ! 於是,阿舍就來裝裝看吧 !


首先,Gimp Paint Studio  是要有 Gimp 本尊才能跑的,所以,要先用下面的指令來安裝 Gimp,裝好之後,要先確定一下 Gimp 的安裝位置,以阿舍裝的 Gimp 2.6 為例,Gimp 會安裝在家目錄的 .gimp-2.6  ( GIMP 2.8 版則是在 ./gimp-2.8) 資料夾裡。

sudo apt-get install gimp

接著,請到這裡下載 Gimp Paint Studio 的程式,請找一個叫做 GPS_1_x_release.zip 的連結來下載,下載完成之後,請用 unzip 來解壓檔案,解開之後,把資料夾裡的所有檔案都複製到家目錄的 .gimp-2.6 裡,如果有跳出警告訊息,就請選擇 "合併",以阿舍的帳號是 ayu 為例,那麼就要把檔案都複製到 /home/ayu/.gimp-2.6 裡,這樣,只要啟動 Gimp 就會長的和原來不一樣了哩 !

Gimp Paint Studio 有提供更多的筆刷和效果來支援手繪圖的功能,配合繪圖板可以畫出很不錯的作品,有興趣可以看看這些用 Gimp Paint Studio 繪出的作品

更新:Gimp Paint Studio 現在也有提供 PPA,可以直接用 apt-get 來安裝,操作指令如下: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shnatsel/gimp-paint-studio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gimp-paint-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