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雲端運算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雲端運算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5-02-27

Snappy Ubuntu Core 有什麼不同 ?

阿舍知道這個 Snappy Ubuntu Core 是專門設計來給雲端運算環境和物聯網(IoT) 設備使用的作業系統,不過,因為這個 Snappy UBuntu Core 還在開發中,所以,阿舍就想說,不急,有空再來研究看看好了 ... 但是,這二天看到說,Snappy Ubuntu Core 有支援 Raspberry Pi 2 了,所以,阿舍就好奇的去安裝來試試囉 !


2014-12-28

Docker 和 Container 有什麼不同 ?

阿舍聽到很多人在介紹 Docker 的時候,都會直接把 Docker 和「Container」劃上等號,所以,讓很多人都以為 Docker 就是一種 Container 哩 ! 但是,阿舍明明就記得,這個 Docker 好像只是個 Container 的整合管理工具,所以,阿舍就到 Docker 的官網再看了三遍,就發現,人家 Docker 官方都自稱是「Docker Engine」,而使用 Docker 建立的Container 才叫做 Docker Container,用來區分和使用 lxc 建立的 Container 哩 ! ...

VM 有一個有硬體資源的控管層

2011-12-05

Ubuntu juju 是什麼 ?

阿舍在前陣子有介紹過「DevOps」是什麼東西,而這個 Ubuntu juju 就官方的宣稱來說,juju 算是一個 DevOps 的工具,也算是一個 DevOps 的社群哩 ! 不過,阿舍就 juju 的功能來看,阿舍比較傾向支持 Wikipedia 對 juju 的定義,說 juju 是一套 Cloud-Based Package Manager 哩 ! 就說是,juju 是雲端運算環境裡,用來管理軟體套件的工具哩 !

Ubuntu juju 

2011-08-09

Open Compute Project 是什麼 ?

Facebook 算是家軟體公司,不過,Facebook 藉由公開自家低耗能資料中心的硬體規格並成立一個叫做「Open Compute Project」的專案,讓 Facebook 有機會踏入硬體領域,現在,連 Intel、AMD、HP 和 Dell 等硬體廠商,也都要和 Facebook 聯盟,這樣才能夠有機會生產出相容於這個 Open Compute Project 所使用的硬體哩 ! 沒錯,所謂的 Open Compute Project 就是 Facebook 家的創新的資料中心的硬體建置規格來的哩 !

Facebook 標榜說像是 Goolge 和 Microsoft 等公司的資料中心的建置計劃和規格是不開放的,只有他們家的最開放的,很大方的免費拿出來給大家參考,而 Facebook 的 Open Compute Project 的最大特色,就是可以讓高達 480 瓦的電流,在不經傳統的四道轉換手續之下,直接給伺服器使用,據說這樣會很有效率和節能,阿舍是不懂哩 !? 至於其它的什麼減少伺服器不必要的元件和熱能再利用等等,應該是大部完全自製資料中心的公司都會做的事吧 !

為什麼要 Facebook 把自家的資料中心的硬體規格開放出來呢 ? 阿舍個人是覺得這個做法對 Facebook 是百利而無一害的哩 ! 首先,Facebook 不是硬體和資料中心廠商,所以,不會有利害關係,再來,Facebook 這個資料中心是完全客製的,如果要再造一個,那麼,所有的東西都得再花錢客製一次,但是,如果開放規格後,有人願意投入,那麼 Fackbook 就可以用量產的價格來取得這些設備的,坐享其成哩 !

Open Compute Project 的網站上有提供詳細的硬體規格和 CAD  圖檔,都是公開和免費的,如果有興趣的話,可到這裡來下載,就算不做產品,也是可以瞭解瞭解的...

2011-08-04

Nebula Cloud Computing Platform - 來自美國 NASA 的雲端運算平台

阿舍之前介紹 OpenStack Cloud Software 這個東西的時候有提到,美國 NASA 也是 OpenStack 的發起單位之一,而這次要介紹的這個 Nebula Cloud Computing Platform 也是和 NASA 有關係的,這個 Nebula 的中文就是 "星雲" 的意思,而這個星雲雲端運算平台 (Nebula Cloud Computing Platform) 當然就是 NASA 家的東西,是 NASA 用來做科學和工程運算的雲端運算平台哩 !

最近 NASA 的前 CTO,Chris Kemp 先生把這個 Nebua Cloud Computing Platform 拿來改一改,然後,就成立了一家公司,就叫做「Nebula」,提供一個叫做「Nebula Enterprise Cloud Appliance」的東西,專門協助企業使用 Nebula Cloud Computing Platform 建立雲端運算平台,但是,為什麼Chris Kemp 先生可拿 NASA 家的 Nebua Cloud Computing Platform 來改呢 ?  想當然的,是因為 NASA 已經把 Nebua Cloud Computing Platform 貢獻出來當 Open Source 給大家用囉 !

阿舍有一個疑問,就是 OpenStack 和 Nebula 有什麼不同 ? 找了好一會,結果,在 Nebula 公司的網站上就有寫了哩 ! 原來,OpenStack Cloud software 是建立在 OpenStack 之上的哩 ! 但是,阿舍又有另一個疑問,那就是 Nebula 和其它的雲端運算平台有什麼不一樣哩 ? 就 NASA 自己的介紹來說,Nebula Cloud Computing Platform 是昂貴雲端運算平台的替代品,因為它的建置成本低,一個貨櫃就可以弄的起來,也很省電、有效率和容易擴充哩 ! 不過,阿舍都找不到可以下載的地方哩 …

圖片引用自 NASA
圖片引用自 DataCenterKnowledge

2011-07-15

CloudStack Project 是什麼 ?

阿舍一直以為可以從把 Cloud.com 和  CloudLinux 兩家的東西搞錯哩 ! 一直以為二家都有提供像 XEN  這種虛擬機器的軟體哩 ! 其實,這二家的東西不相同,也沒有相關,但是,阿舍也都沒去搞清楚,直到這二天看到 Crtirix 把 Cloud.com 併購後,阿舍就很好奇,為什麼已經擁有 XEN 技術的 Crtirx 還要去買 Cloud.com 哩 !

圖片引用自 CloudStack Project

2011-05-31

Libcloud 成為 Apache 的頂層專案 (Top-Level Project)

阿舍在很久以前有介紹過這個 Libcloud 的東西,不過,阿舍那個時候竟然沒有發現到這個 Libcloud 是 Apache 家的專案哩 ! 在經過一年多的發展後,Apache 基金會最近把 Libcloud 從育成專案 (  Incubator Project ) 提升成為頂層專案 (Top-Level Project),也就是說,Libcloud 成為 Apache 基金會的正式專案了哩 ! 同時,也表示 Libcloud 是採用 Apache 授權的免費開放原始碼軟體哩 !

從 2009 年 11 月到現在,Libcloud 比起之前,可以支援更多的雲端服務廠商,而且,也有 Java 版本的出現,所以,除了原來有支援的 Python 之外,Java 也可以使用 Libcloud 了,只是,目前 Java 版本能夠支援的廠商還比較少一點。

如果你想要讓你所租用的端服務能夠更自動化,或是,想要整合其他的服務或系統,就可以考慮來使用這個 Libcloud,只不過,最好是熟 Python ,不然是 Java 也可以,其他的就還沒有支援囉 !

2011-05-19

OpenShift – RedHat 的 PaaS 服務

阿舍是看到這個 OpenShift 可以用一行指令就裝好 Drupal 才注意到它的,這個 OpenShift 是 Red Hat 推出的 PaaS (Platform-as-a-Service) 服務,讓你可以快速的安裝、部署和使用各種開放原始碼軟體來開發軟體,看起來不錯,可是,這和阿舍在上一篇提的 phpfog 和 HeroKu ,除了差在不是專門為某一種程式語言提供服務之外,還有什麼差別嗎 ??

有, 一定是有不一樣的,第一個就是你必須安裝一個 Client 才能用指令操作 OpenShift ,用指令 ? 沒錯,第二個不一樣的,就是都是用指令來操作,這樣也沒什麼不好,常用指令操作 Linux 以及和阿舍一樣度過 Dos 年代的人都知道,打指令會比較快,而且,一直敲鍵盤,會讓旁邊的人覺得很厲害的樣子哩 ! -_- ! 第三個不一樣就是 「免費」,在 OpenShift 的網站上就有寫說是免費,所以,註冊後經過郵件認證後,就可以下載 Client 來安裝和使用了...

OpenShift 的 Client 在 Linux 版本的支援上,只有支援 Red Hat 自家的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 Fedora,而 Mac 如果想用,就要安裝 gem,Windows 則是要透過安裝 cygwin,阿舍看來,在 Mac 和 Windows 都不太方便,所以,阿舍建議用 VirtualBox 裝個 Fedora 來用會比較容易哩 !

OpenShift 除了提供來使用 PHP、Ruby、Python 和 Java 等軟體來開發的 OpenShift Express 服務之外,其實,還有 OpenShift FLEX 和 OpenShit Power 等服務,OpenShift FLEX 是提供部署、監控、預備用和自動擴充與縮減 ( Auto-Scale ) 你的 Java EE 和  PHP 的應用系統,而 OpenShift Power 則是用來讓你部署你自己所建置的 Linux 架構,也就是更複雜的應用,不過 OpenShift FLEX 和 OpenShit Power 這二1個服務,目前是還在開發中,只有 OpenShift FLEX  有開放申請試用而已。

如果說 phpfog 是針對 PHP 的開發者,HeroKu 是針對 Ruby,那麼,阿舍是覺得這個 OpenShift 是比較針對 Linux 和 Java 的開發者的,不過,比起 phpfog 和HeroKu,OpenShift 提供了更完整的功能和架構,對於有興趣建構網路服務的人,可以註冊來試試哩 !

2011-05-16

Amazon,Google & Microsoft 的雲端服務中斷 (Cloud Service outages) 有志一同 ?

對於 Amazon 的雲端運算服務中斷的事,阿舍之前就有提過了,但是,那個時候沒什麼太多的感受,可是,就在上週,阿舍就親身經歷了雲端服務中斷的痛苦,因為阿舍的這個部落格是用 Google 的 Blogger.com 服務,可是,上週四 ( 5/12 ) 起,Blogger.com 開始出現不穩的情形,到了星期五就更慘了,整個 Blogger.com 只能讀不能寫了,一直到星期六才修復,那個時候,阿舍手上有寫好的文章就不能貼,然後,什麼事也不能做了哩 ! 阿舍是小部落格就還好,而且,沒遇到文章遺失,但是,可有不少部落客和公司是靠 Blogger.com 提供的服務在吃穿的哩 ! 影響就不算小了....

好死不死,也是和 Google 的 Blogger.com 發生時間差不多,Microsoft 的郵件服務也掛,讓 1500 萬封的郵件卡在 Microsoft 的伺服器上,而這些信總共遲了二個小時才寄到,對某些公司來說,可能會造成嚴重的服務水準下降的問題哩 ! 不過,就這三家的廠商對企業所造成的影響來看,Microsoft 算是最小的,Google 次之,而 Amazon 則是最嚴重的, 因為造成許多的雲端服務公司完全的中斷服務。

阿舍知道,光是 Amazon 中斷服務的事就讓許多專家和企業對是不是該採用雲端運算服務而有各式各樣的說法和意見,不過,阿舍要提的並不是這個,因為,阿舍深信雲端運算服務是趨勢,只是還需要一些 Lession Learned 來做修正,最近發生的這些事,就可以算是一個,阿舍覺得,這些雲端運算服務的供應商和使用者都沒有善用雲端運算的能力,雲端運算服務旳供應商都有可不斷擴充的運算力,但是,一旦發生問題時,這些供應商卻只能努力去修復這些受損的機器,然後,倒回資料,而使用者則是只能等待,可是,為何不能將這些被中斷的服務移轉到其它的資料中心來運作呢 ? 當然,阿舍知道這涉及到許多的技術問題和成本,不過,如果雲端運算不能這樣用,那麼就真的只是把機房從公司搬到外面放而已哩 !

以這次的服務中斷,阿舍覺得 Google 算是處理的比較好的,至少,還是可以連到網站和看到資料,而  amazon 硬是讓幾家知名雲端服務或網站( Reddit、Foursquare 等 ) 給掛了快一天,這樣的情況真的是增加了雲端運算服務的風險,身為全球最大的雲端基礎服務供應商的 Amazon ,也許該思考如何更有效的運用雲端運算的能力來提高自己的 SLA 哩 !

2011-05-14

DaaS ( Database-as-a-Serivce ) 服務廠商有那些 ?

關於提供 DaaS ( Database-as-a-Service ) 的廠商,阿舍之前已經有介紹過由 Salesfoce 所推出的 database.com,後來,阿舍又發現了不少家,所以,就把它們整理了一下,結果,阿舍發現,這些廠商都是提供 RDB ( Relational Datbase ),還沒有看到有提供 NoSQL 的,不知是不是 NoSQL 的資料庫只要直接放到像 Amazon 這種 PaaS 的機器上就可以了哩  ?

其實,阿舍對這個 DaaS 要用在什麼地方有點疑惑,企業的資料庫不放自己家裡,用別人家的又不一定會比較快和安全,不過,後來阿舍想通了,原來,這種 DaaS 的服務很適合用在那種大量使用資料庫的跨國公司或是大型 Web Apps 的資料儲存,這種資料庫使用量的變動較大,同時,也很要求效能,如果透過雲端的資料庫來服務,那麼就可以比較容易來滿足這樣的需求,而且成本也會變的較低哩 !

以下這些就是阿舍找到的廠商,大部分都有提供免費使用,如果公司有需要,就可以都去給它們試試哩 !

xeround
FathomDB
Scalebase
Akiban Technologies
Microsoft SQLAzure
Database.com

2011-04-22

雲端運算服務也需要有個備援 ?

最近 Amazon 的 Elastic Compute Cloud 雲端運算服務出了點問題,影響到不少使用 Amazon 雲端運算服務來提供服務和營運的公司,這個也是大家一直在談的,使用 Off-Premises 的公有雲端運算服務的風險,因此,企業會傾向使用自己建立的 On-Premises 的私有雲,也不是沒有道理的,不過,自己建置私有雲,也是一項不小的工程哩 !

目前,大家只有談到放在雲端服務裡的資料如何備份,但是,都沒有談論到雲端服務備援的部份,也就是,當所使用的雲端服務發生問題後,能夠在其它家的雲端服務上迅速復原的能力,這也是一種異地備援的概念,阿舍個人覺得,這種服務備援的需求,應該會隨著企業使用雲端服務的普及而提高,不過,這樣的服務備援是需要有共同標準和協定才能讓達到效果的,也許,在 IEEE 的 IEEE P2301 和 IEEE P2302 標準完成後會有機會哩 !

2011-04-19

NephoScale 提供一年期免費雲端伺服器和儲存

NephoScale 是一家專門提供雲端基礎架構服務 ( IaaS , Infrastructure-as-a Services ) 的公司,NephoScale 和其它的 IaaS 公司的最大不同,就是,NephoScale 的 IaaS 服務並不是用開放原始碼軟體或是用一些協力廠商的東西所拼湊出來的架構,而是全部由 NephoScale 這家公司自已所設計出來的,所以,號稱具有良好的整合性和易操作的界面。

最近,NephoScale 公司為了讓更多的企業可以有機會評估雲端運算對自已公司的效益,所以,推出可免費使用一年的「Free Cloud Hosting Starter Package」,這個套裝包含有一部具有 250M記憶體容量的雲端伺服器 ( 可安裝 CentOS 和 Ubuntu Server ) 以及 1G 的雲端儲存空間,雖然,不是什麼豪華配備而且限制也不少,但是,對於想要對雲端運算服務做評估的企業,應該是夠玩玩的哩 !

如果有興趣的話,請到這裡來試試,不過,最好是真的想要評估的再來註冊,NephoScale 要求要輸入電話做回Call 確認,至於需不需要留信用卡,這個阿舍就不清楚了,阿舍在留電話的時候就放棄了哩 !

2011-04-18

Encoding.com – 雲端影音轉檔服務

阿舍在逛網路時,發現 Encoding.com 這家專門提供線上影音轉檔服務公司,就是你把轉換的檔案上傳上去並且指定想要轉換成的格式,然後,它就會幫你轉換成你想要的格式,接著,你就可以去下載來用了哩 ! 是還滿方便的,阿舍之前也有這個想法,但是,想不出一個好的計費方式和服務模式,所以,就遲遲都沒去動作,因此,當阿舍發現這個 Encoding.com 時,就很好奇的想瞭解,它是怎麼營運和計費的哩 !



2011-04-16

OpenStack Cloud Software 是什麼 ?


OpenStack Cloud Software 最初是由美國 NASA 和 Hosting 大廠 Rackspace 公司在 2010 年七月所共同成立的開放原始碼軟體專案  ( 阿舍到是最近才有注意到 ),不過,經過半年之後,目前全球已經有超過 60 家公司陸續加入參與這個專案,其中還包括 Dell、Citrix、Intel 、Cisco 和 AMD 等大廠,由此可見,這些廠商也都不想在雲端運算上缺席哩 !

OpenStack Cloud 軟體主要是集合現有的雲端運算相關的開放原始碼專案軟體來提供一個可在大型分散環境中運行的雲端作業系統,同時,整合雲端技術相關的開放原始碼軟體專案也是 OpenStack 的重要任務之一,OpenStack 目前共分為三個專案在進行,分別是負責雲端運算的 OpenStack Compute、負責儲存的 OpenStack Object Storage 和負責映像檔管理服務的 Image Service,其中的 OpenStack Compute 和 OpenStack Object Storage 專案在最近釋出 Cactus Release 版本。

OpenStack Cloud Software 目前主要是以 Ubuntu 10.04 LTS 版本為基礎設計的,因此,需要使用 Ubuntu 10.04 來安裝,不過,OpenStack  也可以安裝在 Redhat Enterprise Linux 6.0 上,但是,會有些的限制,在資料庫的部分,也只有支援 PostgreSQL 和 MySQL 兩種資料庫,如果對架設雲端運算的基礎建設有興趣的話,可下載來試試,阿舍發現 OpenStack 的文件還滿完整的,只是沒有中文哩 ! ...

圖片引用自 OpenStack

2011-04-12

Virtual Desktop Cloud Services (雲端虛擬桌面服務) 是什麼 ?

Virtual Desktop (虛擬桌面) 的應用有很多種說法,嚴格來說,阿舍今天提到的 Virtual Desktop 應該是叫做 Online Virtual Desktop Services ( 線上虛擬桌面服務 ) ,就是用瀏覽器就能開出一個像電腦的桌面,然後,可以跑些用 Javascript 寫的或其它公司提供的雲端服務軟體,透過瀏覽器完全模擬你的電腦桌面,而這些虛擬桌面的檔案也是存在這些線上虛擬桌面服務供應商的電腦上哩 !

這種 Virtual Desktop 以前也有以 Virtual PC 的名稱來稱呼,早期最有名的公司是 h.go.st 這家有提供免費服務的公司,不過,後來改為付費制並更名為 ghost.cc 了,然後,最近搭著雲端運算的熱潮又有不少的廠商推出新的 Virtual Desktop 服務,目前阿舍查到的有下列幾家。

http://cloudo.com/
http://ispaces.com
https://www.airset.com
http://www.cloudme.com
http://www.glidedigital.com/

Virtual Desktop 的好處就是可攜性,只要有瀏覽器和連線上網,你就能開啟你所熟悉的畫面和軟體,只是,阿舍覺得現階段的軟體不夠多,整合性也不是太好,所以,用起來還是不太實用,不過,只要這些問題改善之後,也許,個人的雲端電腦就會出現了哩 !...

2011-04-11

Egnyte Cloud File Server - 雲端檔案伺服器服務

Egnyte 雲端檔案伺服器是和 DropBox 類似的服務,不過,和 DropBox 比較不同的是,Egnyte 更強調是針對企業所需的儲存服務,除了有和 DropBox 一樣的檔案同步、分享、加密密傳輸和行動裝置存取功能之外,還能定時備份與備存電腦的檔案、整合 Salesforce.com、當做檔案伺服器或 FTP 伺服器等。

Egnyte 的計價方式和 DropBox 也,不太一樣,DropBox 基本上是以容量來計價,最高是 100GB,而 Egnyte 則是以使用帳號數和容量來計價,最高可以到達 1TB 之譜,但是,就價錢看,Egnyte 的入門款每月要價 14.99 美元 ( 年繳折扣後為 9.99/每月 ) 卻只有 20GB,遠比 DropBox 的 50GB 只要每月 9.99 美元來的沒有競爭力哩 !

不過,兩者的市場定為是不太一樣的,如果只是用來簡單備份資料和分享的話,阿舍個是覺得 DropBox 就綽綽有餘了,但是,如果是想要當做企業的異地備份和檔案伺服器的話,很明顯地,Egnyte 就比  DropBox 來的適合哩 !

雲端儲存的市場龐大,將來可能還會有更多的後繼者投入吧 ! 企業也許應該要重新思考公司的備份策略了吧 ! 傳統的備份也許不太夠即時,也可以難以應付大災難哩 !

2011-03-29

PCoIP Protocol 是什麼 ?

PCoIP 是 PC-Over-IP 的縮寫,PCoIP Protocol 是一種遠端桌面協定 ( RDP,Remote Desktop Protocol ),就是讓你可以操作遠端電腦的一種技術,其實 RDP 的技術不只有 PCoIP,但是,因為 iPad 可以透過 PCoIP 協定來遠端操作用 VMWare View 4 所架設的虛擬機器 ( Virtual Machine ),所以,就有被開始注意到。

PCoIP 協定是由 Teradici 公司所發展出來的,目前是由 VMWare 將 PCoIP 整合到它的虛擬機器軟體中,PCoIP 協定具有高壓縮和高度加密的功能,支援 LAN 和 WAN 的遠端連結,並且,可以用像 iPad 這樣的 Thin Client 來連線操作,不需要使用功能完整的 PC 就可以遙控遠端電腦。

2011-03-18

PayWall 是什麼 ?

就字面來看 Paywall 這個字,就是 "付款牆" 的意思,也就是說,要付錢才能通過的意思哩 ! 實際上,這個 Paywall 指的就是需要付費才能看到網站內容的一種訂閱機制,像是 WSJ ( 華爾街日報 )NYT ( 紐約時報 ) 這樣的新聞網站,網站上的內容並不是全部都是免費的,需要付費才能看到一些別人看不到的內容。

不過,近來有不少人發現,這類型的 Paywall 網站的付費內容可以透過 Google 搜尋或是 Facebook、Twitter 分享的方式輕易取得,但是,這可能不是這些 Paywall 網站的問題,而是搜尋引擎或分享網站造成的。

2010-12-11

虛擬機器可能帶來的改變 ?

像 Java 這樣的電腦語言因為採用虛擬機器的方式而造就了跨平台的能力,同樣的,這一、二年來成為未來趨勢的雲端運算,能夠興起的原因之一,也是因為虛擬機器技術的普及,透過虛擬機器的運行,可以讓作業系統和軟體的運行與硬體設備的關係降到很低的程式哩 !

阿舍一直以來都認為現行的 PC 架構不是一個合適現代技術的架構,當年因為硬碟這種東西根本就不存且軟碟太慢,才造就了記憶體這樣的東西,所有的程式都得先讀入記憶體來執行,這樣的方式到現在還需要嗎 ? 以現在的技術來說,PC 也許可以有更好的架構或改變。

不過,由 IBM 所設計的 PC 架構,已經形成相當的龐大的軟硬體產業,任何的改變都會受限於相容性所帶來的市場利益而困難重重,所以,要改變 PC 的架構並不容易,也因此,在資訊發展這麼多年後,我們竟然還在使用古老的架構哩 !

阿舍覺得,虛擬機器也許是個機會,新設計出來的 PC 架構只要能支援或是根本就是以虛擬機器環境為考量的架構,那麼就可能可以籍由虛擬機器來逐步改變現行的 PC 架構,讓 PC 能夠在更有效率和更友善環境的架構下被生產和運行....。

2010-12-10

Database.com 付費雲端資料庫來了

 其實,D.atabase.com 不算是第一個付費服務的雲端資料庫,嚴格來說,Google 的  Google App Engine 服務才算是吧 ! 不過,Database.com 應該可算是第一家專門提供雲端資料庫服務的公司吧 !

提供 Database.com 服務的這家公司來頭也不算小,它就是網路應用軟體服務的大咖 - SalesFore.com,阿舍猜想,SalesForce.com 敢提供這種雲端服務的資料庫,應該不是什麼一時興起的事,而是把它用在 SalesFore.com 後端的技術拿出來再賣一次吧 ! 在網路上,真的只要做對一件就可以容易做垂直或橫向發展,然後就會越來越大哩 !

Database.com 的計價方式是採用月租方式,而且還是每一個使用者都要分開計費的,不過,現在是有提供免費申請,但是使用量是有限制的,超過的話,就是要付錢的,這種免費的帳號,感覺上就是讓你來試用用的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