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教學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教學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0-10-24

Cherokee 如何啟用 PHP 支援 ?

Cherokee 的好處之一就是它有圖型的管理界面,所以,要設定 PHP 的支援也是從圖型的管理界面著手,以下是操作步驟:

1. 先安裝 PHP。
請參考這裡

2.啟用 Cherokee 的管理界面
用下面的指令啟動  Cherokee 的管理界面,然後記下它的密碼和 Port 號。
sudo cherokee-admin

3.登入管理界面
用網址 127.0.0.1:9090 登入管理界面,如果 9090 找不到網站,就再看一下上個步驟的畫面,應該會有實際的網址和 Port 號。

4. 變更語言
進入管理界面之後,Cherokee 會去偵測你所使用的語言,應該都會帶出簡體中文,所以,請點右上方「语言:」,把它換成英文的。

5.開始設定
點選管理界面右上角的「vServers」進入虛擬主機的設定畫面,之後,點左邊的 "Default",然後再點右邊的「Rule management」,這時會進入「Behavior」的管理頁面,請點左上角在 "Behavior" 右邊的 + 圖示,接著會跳出「Add Behavior Rule」的視窗,往下看會有一個「Language」,請點它,右邊就跟著會出現 PHP 的選項,就給它點下去,再往下按「Add」按鈕。

還沒結束,接著再跳出一個「Configuration Assistant 」的視窗,就按那個「 Create」的按鈕,過一會,左邊就會多出一個 「Extensions php」,這樣就算啟用完成,不過,還要回首頁去各按一次「Stop Server」和 「Start Server」重啟 Cherokee Web Server。

2010-10-20

Google 如何使用即時搜尋 ?

Google 提供即時搜尋的功能已經好一陣子了,但是,並不是直接整合在現有的搜尋功能裡,即時搜尋是另一個獨立的搜尋網頁,你要從 Google 搜尋網頁左上角選單的「更多」裡,點那個「更新」( 英文版叫做「Updates」,大概就是直翻的 ) 就會進入即時搜尋的網頁了,如果沒去點過,大概就永遠不會知道即時搜尋是從「更新」進去的吧 !

阿舍試了一下,目前 Google 提供的即時搜尋功能所搜尋出來的結果,主要還是以 Twitter.com 的內容為主,其它的來源就比較少,所以,阿舍還是都會直接去 Twitter.com 做搜尋比較快一點,不過,Google 的即時搜尋有提供一個不錯的功能,就是在搜尋結果的上方有一個顯示時間和資料量的圖型,只要點上面的任一個時間點,就會在下點顯示那個時間的搜尋結果,阿舍覺這個功能還滿有趣和實用的,Twitter.com 要往前查就有點麻煩了哩 !


2010-10-17

VirtualBox 如何讓虛擬機器 ( VM ) 在 Windows 開機 ( Boot ) 後自動啟動 ?

如果你像阿舍一樣有需要讓某一個虛擬機器 ( Virtual Machine ) 能在 Windows 開機之後就自動啟動,而不用手動去打開 VirtualBox 之後才啟動的話,那就需要建立一個 bat  檔,把 VBoxmanage startvm  指令放進去後存檔,然後再把這個檔案放到  Windows 的「啟動」資料夾,這樣再開機的時候,指定的虛擬機器應該就會自已跑起來了哩 !

詳細操作方法如下 :

1.查看虛擬機器名稱
先用下面的指令確認要設為自動啟動的虛擬機器名稱,在下個步驟時,是要用這裡查到的名稱為準 )。

VBoxManage list vms


2.建立 bat 檔
用記事本或其他文字編輯器建立一個副檔名為 bat 的檔案,然後下面這一行指令給放進去。( 假設阿舍在上個步驟查到的虛擬機器叫做 "UBT1010DT" )

VBoxManage startvm UBT1010DT


3.將  bat 檔放到「啟動」資料夾
Windows XP 和  Windows 7 的「啟動」資料夾不太一樣,以使用者名稱為  arthurtoday 為例,Windows XP 的「啟動」資料夾在 :

C:\Documents and Settings\arthurtoday\「開始」功能表\程式集\啟動

而 Windows 7 的「啟動」資料夾在 :

C:\Users\arthurtoday\AppData\Roaming\Microsoft\Windows\Start Menu\Programs\Startup

4.測試
重新啟動  Windows ,應該就會有虛擬機器跑起來了,如果沒看到,就請再檢查一下上面的步驟囉 !!

2010-10-15

Lotus Domino 如何還原被變成 Text 欄位的 RichText 欄位 ?

阿舍是遇到原來是設計時是選用 RichText 的欄位,在用 LotusScript 的代理程式來塞值到這個  RichText 欄位後,這個原來是  RichText 的欄位就變成 Text 欄位類型了,後續如果程式要再寫入這個欄位的話,就會發生  Type Mismatch 的錯誤,這個不是每次都會發生的,只有極少的情形下會偶然發生哩 !

阿舍試了一下,只要在 Notes Client 打開這份有問題的文件,進入編輯模式後再存檔,這樣類型錯誤的欄位就會變回原來的  RichText 欄位了。

2010-10-14

Windows 7 如何打開 Documents and Settings 資料夾 ?

阿舍一時沒注意就把 Eclipse 的 workspace 資料夾設定到個人資料夾裡去,於是就想要去打開這個 Documents and Settings 資料夾,結果,不管怎樣都會說沒有權限可以開啟,於是,阿舍就去找了一下,就發現,原來是一場誤會,Windows 7 的 Documents and Settings 資料夾是個空的東西,個人的資料夾已經移到「C:\使用者」( 英文版是 C:\users ) 裡去了,直接去開 C「C:\使用者」就會找個人的資料夾了....。

Windows 7 的檔案位置不太一樣了
延伸閱讀

2010-10-12

Ubuntu 如何安裝和設定只寄不收 ( Send Only ) 的郵件伺服器 ( SMTP Server ) ?

現在有很多的 Web 軟體都會有寄送郵件的功能,因此,就需要有一台 SMTP 伺服器來讓它可以寄信出去,阿舍之前有介紹過用 Gmail /Google App Mail 來寄信,雖然可以不用自己裝 SMTP 伺服器,不過,有寄出的信件數量限制,所以,阿舍才會想要自己來架架看哩 ! 但是,阿舍怕會被垃圾信攻擊,所以,才會想到把 SMTP 伺服器設定成只寄不收哩 !

阿舍找了一下,發現在 Ubuntu 上要達到只寄不收的功能,可以利用 Exim 郵件軟體的 Light 版本來達成,阿舍試了一下,有成功哩 ! 以下就是安裝和設定方式。 ( 開始之前,要先確定電腦是可以在網際網路上連的到 IP 位址才行,不然,就會比較麻煩哩 ! ) :

1. 設定 hosts 檔
在 /etc/hosts 裡打入下面的資料 ( 168.95.99.99 請換成你的 IP 位址,xyz.arthurtoday.com 請換成你的網域,xyz 請換成你的主機名稱):

127.0.0.1 localhost.localdomain localhost
168.95.99.99 xyu.arthurtoday.com xyu

2.設定 hostname 檔

把剛剛在 hosts 設定的主機名稱加到 /etc/hostname 裡,以阿舍的例子來說,就是 xyz。

3.安裝 Exim

請用下面的指令來安裝 Light 版的 EXIM 和郵件的工具程式,如果出現找不到套件的話,請參考這裡

sudo apt-get install exim4-daemon-light mailutils

4.設定 Exim
Exim 有提供一個文字模式的設定配置程式,可以用下面的指令來啟動。

sudo dpkg-reconfigure exim4-config

阿舍懶得抓畫面了,就請在啟動之後,請照下面順序來對應畫面輸入囉 !!

4-1. 選擇 "internet site; mail is sent ans received directly using SMTP" 這個選項。( General type of ....)

4-2. 請輸入在步驟 1 所設定的主機名稱,以阿舍為例,就是 "xyz.arthurtoday.com"。( The 'mail name' is ....)

4-3. 這裡輸入 127.0.0.1。( IP address to listen....)

4-4. 這裡輸入這台機器的網域,以阿舍為例,就是 "xyz.arthurtoday.com; arthurtoday.com; localhost; localhost.localdomain"。( ...List of recipient domains...)

4-5. 這個地方就留空白。( ...List of recipient domains...)

4-6. 這個地方也是留空白。( .... List of IP address ....)

4-7. 選擇 "No"。(In normal mode of operation Exim...)

4-8. 這裡選那一個都可以,阿舍自己是選 "mbox format in /var/mail"。( Exim is able to store...)

4-9. 選擇 "No"。 ( The Debian Exim4 packages can.... )

4-10. 最後,就要輸入一組郵件位址,用來當作外寄郵件的寄件者,阿舍建議可以設定像是「do-not-reply@arthurToday.com」 。 ( Root and postmaster...)

這樣就算設定完成了。

5.測試
就在這台設定好 Exim 的機器上,執行 mail 指令一步步輸入信件資訊,或是用下面的指令直接寄出去,如果有收信的話,那就出運囉 !! (假設阿舍是寄到 xyu@drupal.soa.tw 的外部信箱 )

echo "Hello ! " | mail -s "My Testing Mail" xyz@drupal.soa.tw

2010-10-11

Ubuntu 用 cat 指令合併檔案

阿舍在 Windows 上,都是直接用 Copy 的指令來把所有檔案都加起來,那樣就可以把多個檔案合併成一個檔,換成了 Ubuntu 之後,阿舍偶爾也會有需要,所以就去查了一下,這才發現,原來在 Ubuntu / Linux 上,只要用  cat 就可以了,以阿舍有 arthurtoday.001;arthurtoday.002 和 arthurtoday.003 三個檔案要合併成 arthurtoday.avi 為例,操作指就如下 :

cat arthurtoday.001 arthurtoday.001 arthurtoday.004 > arthurtoday.avi

另外,如果要合併的檔名有空白字元的話,那就要檔名前後加上 ""....

cat "arthur today.001"  "arthur today.001"  "arthur today.004" > arthurtoday.avi

2010-10-06

Ubuntu 如何減少 MySQL 的記憶體使用量 ( Memory usage ) ? ( 方法一 )

阿舍的 VPS ( Virtual Private Server ) 只有 512M 的記憶體,跑個 Nginx、MySQL、PHP-FPM 和 Drupal 就把記憶體給快要用完了,仔細檢查一下記憶體使用的情形,結果就很明顯的看到這個 MySQL 吃掉阿舍不少的記憶,所以,才會想要來調整這個 MySQL 記憶體,讓它用少一點哩 !

阿舍查了一下,不想太麻煩的話,最快的方法是直接去用 MySQL 附帶來的 my-small.cnf 設定檔,這個設定檔的設置已經有將各項記憶體的配置降低了,所以,會使用較少的記憶體,不過,這個方法並不適合已經是高用量的網站的,不然,可能會發生不可測的問題哩 !

改用 my-small.cnf 的詳細操作指令如下:

1.備份現有的 my.cnf 檔

sudo mv /etc/mysql/my.cnf /etc/mysql/my.cnf.BAK

2.複製  my-small.cnf

sudo cp /usr/share/doc/mysql-server-5.1/examples/my-small.cnf  /etc/mysql/my.cnf

3.重開 MySQL  就完成了

sudo restart mysql

2010-10-03

Android 如何解決 "無法建立穩定的資料連線通路,伺服器連線失敗" 的問題 ?

這個問題是阿舍的 Android 手機拿回原廠升級到 Android 2.1 後,拿回來第一次開機後,要登入到 GMail 和 Android Market 所發生的問題,剛開始阿舍真就以為是因為在室內的訊號不 OK 才會這樣的,後來又換了幾個地方試,結果都是一樣的出現 "無法建立穩定的資料連線通路,伺服器連線失敗" 的問題。

於是就索性把手機給關了再重開,結果就神奇的好了,阿舍好奇的上網找了一下別人的解決方法,看來在一般的情況,大概都需要把手機做 Reset 的動作,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如果,你不幸也遇到這個問題,阿舍建議是先把手機關機再重開來試看看,還是不行,那就要做手機的 Reset 囉 !! Reset 之前要記得備份哩 !

Ubuntu 如何變更使用者預設的 Shell 程式 ?

一般像阿舍在  Ubuntu 用 useradd 新增註冊使用者之後,新的使用者預設的 Shell 程式是這個非常陽春的 /bin/sh 程式,所以,就會想要來換成這個常用的 /bin/bash,阿舍查了一下,大部份的人都說用 chsh  加一些參數就可以直接把 Shell 的程式換掉,不過,阿舍怎麼下參數都沒有,後來發現, Ubuntu 的  chsh  只有一個  -s 參數可以用,但是,怎麼用還是沒有把  Shell 程式給換掉哩 !

執行完 chsh 執行後,要登出再登入才會生效

2010-09-27

VirtualBox 如何解決 "Some audio devices (PCM_in, PCM_mic) could not be opened" 問題 ?

阿舍最近在 Windows 7 的 Host 上,不論是跑 VirtualBox 的 Windows Guest 或是 Ubuntu Guest,都會出現 "Some audio devices (PCM_in, PCM_mic) could not be opened..." 的錯誤訊息,看起來好像是音效卡有問題,可是,阿舍的 Windows 7 Host 的音效是正常的哩 !

阿舍上網找了一下,沒什麼結果,後來就想到把虛擬機器的音效設定的 「Audio Controler」從「ICH AC97」改成「Sound Blaster 16」試試,結果,重開之後就沒有錯誤訊息了哩 !! 但是,開完機之後,連音效卡都找不到啊 !!

經過一陣亂試之後,突然才想到,不會是因為阿舍的  Windows 7 沒有這個 ICH AC97 的驅動程式 ( driver ) 吧 !? 於是就去查了下,果然 ! 是這個樣子的,所以,阿舍就去 Lenovo 的網站幫阿舍的小黑下載新版的音效驅動程式來裝,安裝完成之後再試,就 OK 了...

2010-09-25

如何設定 Putty 連到 Linode 的 Lish ( the Linode Shell ) ?

之前阿舍都是直接用 Ubuntu 的 SSH 經過這種設定方式之後,用 SSH 直接連到 Linode 的 VPS 裡,就像一般的 SSH 連到 Linux / Ubuntu 一樣,不過,阿舍最近重灌電腦,先裝好了 Windows,但是,在還沒裝 Ubuntu 之前,就有需要連去 VPS 喬東西了,本來想用 Linode 提供的那個 AJAX 的 Console,不過,實在是太慢了哩 ! 所以,才會想到去用 Lish 哩 ! Lish 是先到你的 VPS 的實體機器之後,再登到你自己的 VPS 的...。

接下來就來說一下如何設定 Putty 來連到 Lish。

1.下載 putty 和 puttygen
先到這裡把 putty.exe 和 puttygen.exe 下回來。

2.產生 private key
執行 puttygen.exe 這支程式,然後按那個「Generate」 ( 步驟 1 ) 的按鈕,接著就把滑鼠在上面空白的地方亂亂晃,直到那綠色個 Bar 跑完為止。

再來,就在下面那個 「Keypassphrase」和「Confirm passphrase」( 步驟 2 ) 兩個欄位輸入一樣的字串來當密碼用,完成後就按下面的 「Save private key」( 步驟 3 )  把它存成檔案。

最後,把上面的「Public key for pasting into Open SSH authorized_keys file」( 步驟 4 ) 下的字串給整個選起來,然後給複製起來。



3.貼上 Priavte key 到 Lish
到  linode.com 登入到管理界面,選擇你的 Linodes 後進到  Dashboard,然後點選它旁邊的 Console,在 Console 畫面的右下角有個 Lish keys 的地方,把上面步驟複製起來的 public keys 貼到這裡的欄位去,再按「Submit keys to host」完成存檔。

另外,要看一下 Console 畫面右上角的「Lish - the Linode Shell」那裡,中間的地方的有一個  ssh 開頭的那一行,把 ssh 後面的字全部複製起來,這個是要連到 Lish 的主機和帳號資料。

4.  設定 Putty 的  private key 檔案
執行  putty 之後,點左邊下面的 「SSH」 的「Auth」,接著在右邊的「Private key file for authentication :」的欄位選入上面儲存的 Private Key 檔。( 請不要關掉要繼續操作下個動作 )


5.開始連線
在 putty 的左邊點最上面的「Ssession」之後,把剛剛在 Linode.com 網站上  copy 來的那個在 ssh 後面的字串貼到右邊上面的「Host Name ( or IP address )」的欄位,接著就最下面的「Open」,這樣應該就會跳出一個視窗要你輸入上面在 keypassphrase 輸入的字串,如果有成功,你就會看到自己的  VPS 了,打入  VPS 帳號和密碼就可以開始操作 VPS 了...( 真是有點小麻煩哩 !! ) 。

2010-09-23

Winodws 7 如何變更磁區 ( Partition ) 大小 ?

在 Winodws 7 之前的版本,如果想要把已經分割好的磁區重新做分割的話,那就需要安裝一下其他的磁碟管理軟體,不過,微軟出了這個 Windows 7 之後,就有把硬碟磁區大小重新設定的功能放進來了,不過,中文把它翻成「壓縮磁碟區」,實在是容易誤會哩 !

要變更磁區大小,首先,要先開啟「磁碟管理」,啟動的方式可以直接按右下角的「開始」選單,然後在「搜尋程式及檔案」那裡輸入 「DISKMGMT.MSC」,接著按 Enter 鍵,這樣「磁碟管理」就會跑出來了,再來在要變更磁區大小的那個磁區上按滑鼠右鍵點「壓縮磁碟區 (H)」,等一會就會有一個對話視窗可以輸入東西,這時就把你想要把這個磁區要減少的 MB 數給填上,請注意,要填入的是要減少的 MB 數而不是變更後的大小,填好之後請按「壓縮」,這樣子就會多一段空間可以用來建立新磁區了,而且,不會影響到原來磁區的資料哩 !!

註 : 變動磁區大小有風險,動手操作前,請小心備份資料,有備有保庇哩 !

2010-09-21

Ubuntu 如何用指令搜尋檔案裡的文字 ?

阿舍想要搜尋在 Ubuntu 的某一個資料夾裡,那些檔案有 "xyz" 這個字串,阿舍本來厶為又要裝什麼程式才有指令可以用,結果,是阿舍想太多了,其實,用 grep 這個常常用來過濾資料的指令就可以了哩 ! 如果以阿舍要搜尋 /tmp 資料夾裡的檔案為例的話,指令就如下:

grep -Rs xyz /tmp/*


後來,阿舍再試了一下,如果是要對某個資料夾內的所有文件做搜尋的話,除了上面的方式外,還可以有下面二種更懶的方式哩 ...

grep -Rs xyz /tmp



grep -Rs xyz /tmp/

2010-09-19

VirtualBox 如何解決 Ubuntu Guest 新複製的 VDI 檔沒有網路卡 ( eth0 ) 的問題 ?

因為阿舍用了這個方法來複製 vdi 檔,然後,再用這個 vdi 直接新建立一個虛擬機器,就會有找不到 eth0 這張網卡的問題哩 ! 本來,阿舍以為是這個問題,試了一下,發現還是不行啊 ! 就再去找找看,結果,只要把下面這個檔案刪除,然後,重新開機之後就會把 eth0 給恢復回來了.... ( 前面那個 70 是不一定的,只要找到後面是一樣的就可以了....還有,刪除檔案一定有風險,作業前請仔細備份你的檔案,以免不測哩!)

/etc/udev/rule.d/70-persistent-net.rules

Ubuntu 如何排除 "eth0: ERROR while getting interface flags: No such device" 問題 ?

阿舍用這個方法複製了一個 Ubuntu 的虛擬機器出來,然後,在 VirtualBox 重開後發現怎麼沒有 eth0 的網卡,然後就再檢查 VirtualBox 的網路卡設定和 /etc/network/interfaces 的設定,應該都沒有錯哩 ! 於是就下了 sudo ifup eth0 的指令,結果,就出現了下面的這一串錯誤訊息...

SIOCSIFADDR: No such device eth0
eth0: ERROR while getting interface flags: No such device
Failed to bring up eth0

於是阿舍就去上網查找了一下,結果,竟然是這種原因,就是真的沒有 eth0 網卡哩!是換成 eth1 了... 要用下面這個指令來找出正確的網路卡編號,然後再來 ifup 就可以了哩 !.....

ifconfig -a

2010-09-18

wget 如何指定下載檔案的儲存資料夾?

一般情況下,阿舍都會直接移到那個要放下載檔案資料夾,然後,直接用 “wget 下載網址” 的方式來下載檔案,可是,最近需要在多個資料夾之間來操作檔案,這種進資料夾下載的方式是有點不太合理,而且也很累人,所以,阿舍就查了一下 wget 的 help,結果就有被嚇到,原來 wget 的參數有這麼的多啊 ! 找了一會兒才發現,指定下載檔案存放位置的參數選項是 -P (大寫的),以阿舍要下載這裡 http://ftp.drupal.org/files/projects/views-6.x-2.11.tar.gz 檔案到 /tmp 資料夾為例,操作的指令如下:

wget -P /tmp http://ftp.drupal.org/files/projects/views-6.x-2.11.tar.gz

2010-09-17

Ubuntu 設定 Nginx 虛擬主機 ( Virtual Host )

其實,要在 Ubuntu 上的 Nginx 新增和設定虛擬主機 ( Virtual Host ) 並不難,因為它的安裝和設定方式幾乎和 Ubuntu 上的 Apache2 一模一樣, Nginx 也和 Apache2 一樣有 sites-available 和 enabled-site 這二個資料夾,用來放虛擬主機的設定檔和啟用連結的, 不一樣的地方只在於虛擬主機設定檔的寫法不同。(假設這次阿舍用建立的虛擬主機為 xyz.arthurtoday.com,放在 /var/www/xyz.arthurtoday.com 資料下 )

credit Bornvirtual.com

如何讓 Lotus Domino 8.5 建立 ODS 51 版的資料庫 ?

Lotus Domino 8 和  Lotus Domino 8.5 有對資料庫 ( 就是 NSF 和 NTF ) 的結構進行調整,推出新的 ODS ( On Disk Staucture ) 版本,之前的 Lotus Domino 5 的版本是 ODS 41 , Lotus Domino 6 則是 ODS 43 版,Lotus Domino 8 是 OSD 48 版,而這次的 Lotus Domino 8.5 就直接跳到 ODS 51 版了,不過,這次和 Lotus Domino/Notes 之前版本不同的是,不會在 Lotus Domino/ Notes 8 和 8.5 新建立資料庫時,就把資料庫的 ODS 預設設為最的新版,阿舍想,這樣的作法應該是 IBM 在 聽到眾多使用者的心聲之後改進的吧 !

以前在升到新版本之後,如果沒有注意,就會讓 Domino Server 把資料庫給轉換成新的 ODS 了,雖說大部份的情形下是不會出問題的,不過,偶爾還是會有轉換後產生問題的情形,要轉換的話,阿舍是覺得先測過會比較穩一點哩 !

但是,如果你是用全新的 Lotus Domino 8.5 Server ,而且也都是新建的資料庫的話,那阿舍就建議用新的 ODS 會比較好,因為 Lotus Domino 8.5 的 ODS 51 有對效能做提升,同時還可降低資料儲存的空間,是有改善不少東西的,所以,如果要啟用 Lotus Domino 8 的新版資料庫 ODS 的話,那就在 notes.ini 裡,加入下面這一行就可以了...。

Create_R85_Databases=1

2010-09-15

VirtualBox 如何利用 Windows Guest 的網路連線讓 Ubuntu Host 上網 ?

阿舍有一支 3G 手機可以上網,不過,沒有 Ubuntu / Linux 的驅動程式,所以,只能夠用 Windows 上網,因此,就想到要利用這個 Windows Guest 來上網,於是就去研究一下,試了好久都不行,阿舍一宜弄不懂問題出來那裡,後來找到原因,其實是因為 Windows 的「網際網路連線共用( Internet Connection  Sharing , ICS ) 」沒有啟用的原因哩 !....=___=!!

阿舍把設定步驟整理如下:

1.設定 Windows XP 虛擬機器
開啟 VirtualBox 後,點選進入 Windows XP 虛擬機器 的「設定值」,在「網路」那一項裡,把「介面卡1」的「附加到(A)」改為「橋接界面卡」。

2.啟用 Windows XP 的「網際網路連線共用(ICS )」
打開可以連線上網的那張網卡的「內容」,然後點選上面的「進階」,接著把「網際網路連線共用(ICS )」下的二個項目都打勾,最後按確定離開,再把 Winodws XP 重開。

3.設定 Ubuntu Host 網卡
由於 Windows 的 「網際網路連線共用(ICS ) 」會把 Windows XP 的網卡改成 192.168.0.1這個 IP 位址,所以要把 VitualBox 提供的 vboxnet0 這張網做些調整,第一件事就是把它改成和 Windows 虛擬機器網卡相的網段,指令如下:

sudo ifconfig vboxnet0 192.168.0.8 netmask 255.255.255.0

再來把是把 Ubuntu Host 的預設閘道( default gateway ) 指到上一個指令所設定 IP 位址,指令如下

sudo route add default gw 192.168.0.

4.設定 DNS Server
打開 /etc/resolv.conf 檔,把下面這二行給加進去後存檔,這樣應該可以讓 Ubuntu Host 可以借 Winodws Guest 上網囉:( 以中華提供的 DNS 為例 )

nameserver 168.95.192.1
nameserver 168.9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