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2-26

Windows 如何安裝 MongoDB ?

雖然阿舍之前玩的 Domino/Notes 也算是一種 NoSQL 資料庫系統,不過,阿舍最近想玩玩別的 NoSQL 資料庫,於是就是去找了一下,研究了幾個系統,最後就剩下 MongoDB CouchDB 這二個來選,然後,再經過一番比較後,阿舍決定選擇 MongoDB 來用,原因是覺得 MongoDB 的功能比較多,而且,文件比較齊全。

 不過,阿舍一開始有點誤會 MongoDB 了,一直以為它是 Embeded Database,所以,就有點捉不到方向,後來阿舍才明白,其實,這個 MongoDB 是一套完整的資料庫系統,需要有 Server 端的,是要先啟動伺服器才可以連線的啊 ! 不是像 SQLite 那樣的哩!

 MongoDB 在 Windows 的安裝方式很簡單,只要到這裡點選 Windows 版本的程式來下載,然後,把它解壓縮之後,把解壓縮出來的資料夾更名成 mongodb,接著,再把這個資料夾移到 c 槽的根目錄下,完整路變成 c:\mongodb 後,就算完成一半的安裝工作了。

再來,是要幫 MongoDB 設定放資料庫的地方,MongoDB 預設會去找 c:\data\db 這個資料夾,所以,請在 C 槽建立這個資料夾,然後,就算完成了哩 ! 最後,就可以啟動 MongoDB,請到剛剛建立的 c:\mongodb\bin 資料夾裡,找到 mongod.exe 這個檔案,把它點二下,這樣就會啟動 MongoDB 的伺服器了,這個時候,可以再執行 mongo.exe 這支程式來連到 MongoDB 的伺服器進行操作了 !

2011-02-25

Thunderbolt 是什麼 ?

這個「Thunderbolt」技術 ( THUNDERBOLT 是 Intel 的註冊商標 ) 就是之前 Intel 內部的 Code Name 叫做「Light Peak」的東西,就是傳說要使用光纖傳輸,但是後來還是使用銅線傳輸的一種傳輸技術,講白一點就是和 USB 一樣的東西,不過,Thunderbolt 的用途不只是用來傳輸檔案而已,它還可以用來連接螢幕和電腦週邊,用途比 USB 多一點。

這個 Thunderbolt / Light Peak 技術可提供每秒高達 10Gb 的雙向傳輸能力,號稱未來還能達到每秒 100Gb 的傳輸速度,而且,同時還能支援 PCI Express 和 DisplayPort 協定,Intel 說目前已有多家廠商會支援這項技術,不過,就以目前 USB 應用普及的狀況來看,現階段 Light Peak 要打敗 USB 3.0 成為主流,可能還是有點辛苦哩 !

Ubuntu 的 IBus 如何設定倚天鍵盤排列方式 ?

雖然說,注音輸入法的倚天鍵盤排列方式是有點久遠的事了,不過,阿舍的同事就是有那個年代的人,所以,還是有需要在 Ubuntu 上使用倚天鍵盤,於是,阿舍就去研究一下,要如何讓 iBus 可以使用倚天鍵盤的排列方式哩 !

阿舍找了一下,並沒有 ibus-table-eten 這種東西可以安裝,所以,看來是沒有現成的可以用,於是,阿舍就去看看注音輸入法有沒有可以設定的東西...結果...也是沒有東西可以設定的哩 !

後來,阿舍想到要來看看「酷音輸入法」有沒有辦法,結果,就點了輸入法狀態列上的星號的左邊的那圖示後,就出現酷音輸入法的設定畫面,在「鍵盤」>「鍵盤排列」往下接,就可以找到「倚天」,按「儲存」後,就會換成倚天鍵盤排列方式了。

Life Hack / Lifehack 是什麼 ?

“Lifehack” 這個字最早是出現在程式設計師身上,講的是他們透過方法減少資訊過載的問題,不過,到了後來,“Lifehack” 就被引申成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的技巧或方法哩 ! 所以,如果在英中出現 "Lifehack for …” 的文字時,就是要告訴你一個快速解決問題的方法哩 !

2011-02-23

Native Client 是什麼 ?

其實,Goolge 在 2008 就開始有在進行 Native Client 的計畫,只是最近剛釋出 Native Client 的 SDK 才又再度被提起,據說 Google 會在 Google 自家的瀏覽器 Chrome 10 版中加入這項技術的。(事後證明,Goolge 真的就有把 Native Client 加到 Chrome 哩 ! )

圖片引用自 Native Client SDK

Firefox 3.6.x 如何停用 plugin-container.exe ?

Firefox 自從 3.6 之後新增一個功能,就是讓像 Flash 這些 Plugin 可以和 Firefox 分開運行,這樣才不會因為 Flash 跑掛了還連累 Firefox,而負責這件事的人就是 plugin-container.exe,不過,這一番好意卻產生了一個問題,那就是 plugin-container.exe 會掛在那邊吃資源,然後造成整台電腦都變慢了哩 !

還好,這個 plugin-container.exe 是可以被停用的,停用的方法不難,只要在 FireFox 的網址列打入 "about:config”,然後,會出現一個警告訊息,不管它,就直接按那個「我發誓,我一定會小心的 !」的按鈕,接著,就會出現一堆的設定項目了。

再來,就請在「篩選條件」那一欄打入 "dom.ipc”,這樣就會出現我們要調整的參數項目,然後,把所有的後面是 true 的參數項目都給點二下變成 false,再重開 Firefox 之後,就大工告成了哩 !

PS. Firefox 4.x 以上的版本,請參考這裡

Ubuntu 如何在 Apache 2 安裝 Piwik 流量分析軟體 (上) ?

阿舍之前有介紹過 Piwik 流量分析軟體,那時候就一直想裝來試試,結果,就一直沒有給它記住,最近有空就來給它試裝看看,其實,還真是簡單啊 ! 在開始安裝之前,先來說一下 Piwik 的軟體需求,原則上就是 PHP + MySQL,不過是有一些版本的限制,以下就是軟體需求。

MySQL 4.1 以上版本

PHP 5.1.3 以上版本 ( 建議採用 PHP 5.3 以上版本 )

PHP 需安裝 PDO 和 pdo_mysql 擴充,而且,建議把 PHP.ini 的記憶體設定調到 128M 以上會比較好。
memory_limit = 128M

以下就是安裝的詳細步驟....

1.更新 package repositories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upgrade --show-upgraded

2.安裝相關程式

要安裝 PHP5-GD、Unzip 及 wget 等程式,如果已經安裝就可直接跳過。

sudo apt-get install php5-gd unzip wget

3.設定 Piwik 專用的虛擬主機

雖然說,不一定要設定成虛擬主機,不過,阿舍建議還是設一下會比較好管理和使用的哩 ! 虛擬主機設定請參考這裡

阿舍在 /var/www/piwik.arthurtoday.com 建立一個網址為 piwik.arthurtoday.com 的虛擬主機。

4. 下載 Piwik 軟體

請先切換到虛擬主機的資料夾下。

 cd /var/www/piwik.arthurtoday.com

再用下面的指令下載最新版的 Piwik 軟體

sudo wget http://piwik.org/latest.zip

5.解壓縮

請用下面的指令先把檔案給解壓縮。

sudo unzip latest.zip

解開後會有一個叫做 piwik 的資料夾,請用下面的指令把它搬到 public_html 資料夾裡。
sudo mv piwik/* public_html

6. 設定資料夾權限

請用下面指令變更 tmp 和 config 資料夾權限,否則, Piwik 會無法執行。

sudo chmod 0777 /var/www/piwik.ayubiz.com/public_html/tmp

sudo chmod 0777 /var/www/piwik.ayubiz.com/public_html/config



sudo chmod a+w /var/www/piwik.ayubiz.com/public_html/tmp

sudo chmod a+w /var/www/piwik.ayubiz.com/public_html/config

7.開始安裝

待續....

2011-02-22

HelloFax - 線上傳真服務

HelloFax 是一家新成立的網路公司,主要業務是提供線上傳真服務,你只要將要傳真的電子檔上傳到 HelloFax 網站,HelloFax 就會幫你傳送出去,目前有提供 20 頁費傳送的優惠。

HelloFax 除了提供傳真服務之外,還有提供套用簽名檔的功能,可以幫你把簽名檔加到你要傳真出去的電子檔裡,目前支援 PDF、Word 和 Jpeng 等多種檔案格式,而簽名檔可以由你自已上傳或線上畫一畫。

HelloFax 的計費方式是以傳真次數+ 頁數方式計費,每一次收取 1.99 美元的費用,可傳真 10 頁,超過 10 頁的部分,每頁以 2 美分計,算一算,每一頁的傳真費用約為 6 塊台幣,似乎是比便利商店來的便宜哩 ! 而且,這還是是超過 20 頁才需計費的哩 !

有興趣或需要,請到這裡試試囉 !!

2011-02-17

Ubuntu 如何快速安裝 Eclipse PDT ( PHP Development Tool ) ?

要在 Ubuntu 上安裝 Eclipse 的 PDT ( PHP Development Tool ) 套件,不難,先用 apt-get 安裝好 Eclipse,然後,再用 Eclipse 去裝 PDT 就可以了,可是..... 你可能會需要在 Eclipse 上裝不少的 Plug-in 才能讓 PDT 可以用哩 ...!

sudo apt-get install eclipse

還好,有善心人士提供了一個都弄好的 PPA,只要用下面這一系列的指令,那就可以把 Eclipse 的 PDT 給裝到好的,裝好就能用了 ....十分的便利哩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yogarine/eclipse/ubuntu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eclipse-pdt

2011-02-13

部落格文章 ( Blog Post ) 如何自動發佈到 Twitter.com ?

阿舍的部落格/ 網誌的文章都是自動發到 twitter.com/arthurtoday 這個帳號去,用的是 TwitterFeed 的服務,其實,還有別家有提供這種服務,阿舍把它整理如下:



TwitterFeed 老牌的 RSS to Twitter 服務,註冊和使用簡單,同時,也可自動發佈到 Facebook、StatusNet 和 HelloTxt。



TwitterLive 除了 Twitter 之外,還提供發佈到其他社交平台的服務,而且,也可以從 Twitter 發佈到其他平台 ,還有提供統計功能。



其實 Google 的 feedburner 是有提供自動發佈到 Twitter 的功能,是在 Publicize 裡的 Socialize 功能。

2011-02-12

Ubuntu 如何變更 Grub2 開機順序 ?

阿舍的小黑是先安裝 Windows 7 後,再安裝 Ubuntu Server 10.04 LTS ,所以,開機的事就交給 Linux 的 Grub 來控管,因此,每次開機的時候,如果沒注意,就會進到 Ubuntu 去,有點小麻煩哩 !

為避免每次都要開二次機,所以,阿舍就去研究了一下,就發現,做法真是眾說紛紜啊 ! 因為,還是有在講用 Grub 而不是 Grub2 的方法,阿舍試了一下,這個方法有用哩 !

1. 預設選單的順序

在開機的時候所看到的順序,和真正要設定的順序是不太一樣的,請執行下面這一行指令,然後,它會列出所有的選單項目,請算一下你要設預設的那一項的順序。

2011/11/14 更新 : Ubuntu 11.10 後的版本會把之前版本的 Linux 核心合併成「Linux previous version」一項,用原來的方法算位置會錯,所以,請直接從 GRUB 選單畫面計算位置即,可能會誤差一、二個位置,多試一,二次就會對了 ... )

sudo update-grub

2.調整順序

再來,請開啟下面這個檔案。

sudo vi /etc/default/grub

找到下面這一行,把後面的 0 換成你想要的數字,然後,存檔離開。

GRUB_DEFAULT= 0

3.更新 Grub2

再跑一次下面這行指令讓變更生效,這樣再開機的時候,光棒就會停在你想要的那一個項目了。

sudo update-grub

2011-02-11

HP 的 WebOS 2.0 有什麼不一樣 ?

當 HP 在 2010 年 4 月買下 Plam 的 WebOS 的時候,大家都在猜 HP 會拿 WebOS 來做什麼,結果,HP 在前天的 WebOS 產品的發表會上,推出了使用 WebOS 的 Veer, Pre3 二支手機和一部 TouchPad 平板電腦,以及.....一部採用 WebOS 的 PC 哩 !

WebOS 和 Android 及 MeeGo 一樣,都是採用 Linux 為核心的移動裝置作業系統 ( Mobile Operation System ),不過,在介面上卻很不一樣,WebOS 採用一種 "卡片式" 的多工方式 ( Multitasking ) 可以在桌面上同時執行多個程式,因此,WebOS 是目前唯一能真正支援多工的移動裝置作業系統,HP 這次推出的 WebOS 2.0 產品就有支援這項功能,這對於 iPhone 和 Andoid 是一大威脅哩 ! ( 事後證明,WebOS 真是英雄氣短哩 ! )

WebOS 目前可安裝 Homebrew Apps 上有支援 WebOS 的軟體,不過,還不太多,另外,也可以透過安裝 Palm OS emulator 來跑 Plam 的軟體,這樣可以用的軟體就多了哩 !

圖片引用自 HP



Ubuntu 如何移除 LibreOffice ?

阿舍用 PPA 的方式裝好之後,就想要來裝正體中文的套件,結果,一裝就發生問題,中文套件裝不進去,有問題,所以,阿舍把移除,再換個方式來安裝,於是,阿舍就直接用安裝的方式來移除,可是,這樣是不行的啊 !

sudo apt-get remove libreoffice libreoffice-gnome

阿舍又試了一會,然後,就想到 OpenOffice 的移除方法,就來試試看,果然....是有效的哩 !

sudo apt-get remove libreoffice*.*
sudo apt-get purge
sudo apt-get autoremove
sudo apt-get autoclean

2011-02-06

Putty 的 “no supported authentication methods available” 問題如何解決 ?

Putty 的 "no supported authentication methods available" 問題有多種會發生的原因,阿舍遇到的是在 Server 端 SSH 設定檔的問題,阿舍之前用 Ubuntu 的 Terminal 來做 SSH 連線,在 Server 設定成要用憑證連線,所以換到 Windows 7 改用 Putty 就出問題了哩 !

解決的方法有二種,第一種是想辦法讓 Putty 可以使用憑證,這個比較麻煩,阿舍改天再來談,今天要講的是第二種,比較簡單一點的,就是把 Server 端的 /etc/sshd_config 檔裡的下面這個參數改成 yes,再重新啟動 sshd 就可以了。

PasswordAuthentication yes

XEN 和 OpenVZ 有什麼不同?

XEN 和 OpenVZ 是目前大部份提供 Linux 作業系統的 VPS ( Virtual Private Server ) 服務廠商所採用的虛擬機器平台,這二套軟體的用途,就是讓 VPS 廠商把一台電腦分割成多台虛擬機器來出租的功能,不過,兩者所採用的技術是不太一樣的...

這二套軟體共同的地方,就是都可以把一台電腦的記憶體、硬碟和 CPU 切割成多台虛擬機器 ( Virtual Machine ) 來分開使用,而不同的是,兩者所使用的分割技術是不一樣的,OpenVZ 的虛擬機器是共用一個由 OpenVZ 修改過的,能夠支援多個 Linux 核心的 Linux 發行版本來運作,每一台虛擬機器比較像是由 OpenVZ 所控制住的邏輯虛擬機器,每一部虛擬機器的資源由 OpenVZ 動態控制著,實體上來說,每一部虛擬機器並不是真的擁有自己的資源 ( CPU、記憶體...)。

而 XEN 則是以模擬硬體的方式,讓每部虛擬機器擁有自己的各種硬體環境,所以,每部虛擬機器是完全獨立的,一旦分到多少的資源,就是多少,不像 OpenVZ 那樣可以動態的調整,因此,採用 XEN 的電腦所能夠分割出來的虛擬機器數量,因為被固定住資源,所以,可能會比較 OpenVZ 來的少。

如果有去查這採用這二套虛擬機器平台的 VPS 廠商的說明,它們一定會說用 OpenVZ 會比較好,效能也比較好,會建議你選使用 OpenVZ 的 VPS,不過,就阿舍自己從消費者的觀點來看,選擇用 XEN 的 VPS 似乎是比較能保障我們的權益哩 !....

2011-02-05

VirtualBox 如何解決 “kernal driver not installed” 的問題 ?

會出現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是由於 Virtualbox 所需要的 DKMS ( Dynamic Kernal Module Support ) 程式庫還沒有安裝,才會出現這個問題,所以解決的方法就是用下面的這二行指令,先安裝 DKMS 程式庫,再重新編譯一次 Virtualbox 的驅動程式就可以了.....

sudo apt-get install dkms

sudo /etc/init.d/vboxdrv setup

2011-02-01

NFC (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 是什麼 ?

最近有消息指出,Apple 可能在 iPhone 5 上加入 NFC (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 的功能,目的是要讓 iPhone 可以拿來當付款工具,故且不論這件事是不是會成真,阿舍記得,把手機拿來當作付款工具的這個事兒,已經是有很多公司和國家在努力想辦法要讓這件事可以成真的,所以,Apple 會有這種想法不算新奇,只是,為什麼是 NFC 呢 ?

NFC 是一種高頻 ( 13.56 MHz ) 且短距離 ( 10 公分 ) 的通訊技術,相容於 SmartCard,不過和 SmartCard 不太一樣的是,NFC 裝置本身就是集合 SmartCard 和 SmartCard 讀卡機的功能,所以,NFC 裝置能夠被讀取也能讀取其他 NFC 裝置的資料,另外,NFC 能夠自動和 NFC 裝置連線,不像藍芽那樣需要配對,因此,建立連線的速度比藍芽快,但是,傳輸速度就不一定了。

免接觸和快速連線,再配合一些安全機制,就可以讓 NFC 裝置拿來當作付錢的工具,所以,目前看來,應該不只 Apple 而已,其他手機廠商應該也會相繼投入 NFC 的整合工作吧 ! 不過, 要普及的第一步,應該是看要商家接不接受囉 !